第(2/3)頁 所以能八十萬建一條生產線,真心不貴,雖然生產線大部分只是機械化很費車床操作工。但起碼能滿足發動機的最低生產要求,可能有些配件會沒后世那樣好,但只要不是那么容易出問題就行。以后慢慢材料升級就是了。 再加一條生產線,一個月也就多二百臺的產量,主要是很多零件用機器生產也只能做出半成品。設備不先進,無法智能化,不能一次成型,一些需要開孔的地方,還要用機器二次加工。 但也足夠了,軍工廠的設備再配了一些設備,加上在弄一條生產線。一個月發動機可以生產五百臺以上,如果能出口的話,也是一百多萬,一條生產線一個月就能掙回來。 其實跟天戶那邊的汽油發動機廠比,羅成這邊同意一條生產線,產量其實還要低。這主要是這邊的發動機結構不一樣,部件還多。 按照羅成的意思,下個月是真的收著來的。要擴張的話,其實各車間都能增加機器來提升產量。而杜永康算帳的方式跟羅成的算法不一樣,杜永康算的是現有的產量利潤,羅成算的是擴張后,產量提升后賣出去的利潤。 反正不擔心賣出去的問題,最多就是發動機沒聯系出售。在羅成看來,哪怕出口不了,最多自己用了。汽車廠又不是生產不了轎車,最多別整哪些花里胡哨的造型,先弄一款比較四方的車型,比如老式桑塔納車型。 在香港也流行過這樣的車型,在一些老港片里,經常能看到的出租車就是這樣的。鐵皮弄薄點,沖壓機就能沖壓的出來車殼,當然了,整體依然不行,可以分離式沖壓,分前中后三部分。 反正發動機造出來,根本不愁用不掉。光賣發動機哪有賣車的利潤高,而要是不能出口的話,對國內賣三千,就會有人說話。但能出口,國內哪怕三千也會有地方搶著要,可能出口了,就不會賣國內了,而是優先出口。 這個時代就這樣,在國內你的產品價值不是根據性能來的,而是你生產的材料成本。而一旦能出口,你價格賣的貴人家才會閉嘴。就跟叉車一樣,羅成說賣國內要五萬,出口要三萬。但要是不能出口,造的叉車再好,可能價格就不是你想定多少就定多少了。 反正按照羅成的算法,下個月就算扣除廠房建設,職工樓建設,他的研發投入等等。工廠肯定還會有不少錢。主要是從叉車和發動機上面來,發動機要是出口不了,那明年第一個目標就是生產轎車。 杜永康聽到羅成這樣的算法,也不好再說什么,起碼叉車不在計劃生產任務之中,這的確能有不少利潤。 次日,工廠有了副廠長后,羅成起碼可以當半個甩手掌柜了。除非是有人針對新來的副廠長,按照規矩,下面有人有事情需要匯報,一般都是匯報給直屬領導。要是直屬領導拿不定主意才會繼續上報。 也就是說臨時工學徒工要是有事情,就會向帶他們的師傅匯報,師傅要是解決不了就找組長,組長解決不了就往上面找主任,反正是一步步來。 而副廠長分管生產,以前沒有副廠長,有關生產方面的事情都會直接找羅成,但現在再找羅成就不對了,屬于越級匯報了。可能你匯報的時候是無心的,但越級匯報,對于有些人來說,就會認為是看不起他。 有了副廠長,除非不是杜永康分管的事情,以后都不用向羅成匯報了。除非是杜永康不在廠里,有事外出請假之類的。否則就算下面的人不懂規矩找到了羅成,羅成也會讓他們去找杜永康的。 所以這第二天雖然還是在羅成的辦公室開會,但羅成已經安排人去給副廠長的辦公室弄臨時的會議桌了。這以后呀,每天的會議羅成都不用煩了,由杜永康召開,沒他的事情他都不用參加。而他有事情的話,就讓宣傳科的人通知召開就是。 甚至以后搬到新的辦公樓,有單獨的會議室,規模發展大了以后,甚至各部門都可以召開會議。那時候權力就更細分化了。 有了副廠長,羅成都覺得自己可以放假了。只不過待家里也無聊,外面又冷,溜達也沒意思。可惜了,這年代啥電子產品都沒有,哪怕是改革后,有個電子游戲室也好呀。 而讓羅成稍微有動力的是,空氣壓縮機的結構圖搞出來了,氣壓制動結構圖也都掌握了。并且壓縮機的原理也掌握了,其實羅成一開始也沒有注意到,他在搞發動機的時候就已經積累了一定空氣壓縮機原理基礎了。因為發動機內部就有氣缸壓縮的一些原理,但那是配合著汽油的充分燃燒,屬于很弱化的氣動原理。 但這次是獨立的空氣壓縮原理,裝在汽車上的話,可依靠發動機為動力,帶動壓縮機工作。然后再通過壓縮機的動力,控制大貨車各種的動力需求。 其實這年代已經有很多地方運用了壓縮機的原理,比如用蒸汽燒鍋爐之類的,都是借用壓縮的力量。 所以羅成搞出來的這空氣壓縮機,不光是能運用在貨車上,各種機械需求動力的都能使用。比如沖壓機和折板機器之類的,說不定,通過空氣壓縮機,運用到機械上面的話,能加大沖壓機的力度。那樣的話,一些車殼造型說不定就能通過機器沖壓解決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