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跟常浩南之前的預期差不多,作為專業人員,三個歐洲人在聽到介紹之后很快明白了過來。 尤其是剛剛還帶著些許失望和不屑的科倫坡,嘴角明顯地抽搐了幾下。 一時間整個車間里面就只剩下電動工具啟動時的電機聲。 “等等等等……” 科倫坡此時終于意識到了剛剛洛倫佐為什么要問自己那幾個略顯突兀的問題。 如果他讀過魯迅先生的著作,一定會發出如下這樣的感慨: “我真傻,真的,我單知道美國有結冰模擬飛機,卻不知道眼前的這架更加牛逼……” 這架轟6AIT跟他之前在北美見過的C130AIT可以說完全是兩個層面的東西。 后者只能在200km/h附近很窄的速度段內(C130的失速速度大約是185km)的低空使用,因此基本只能適配直升機的正常飛行工況。 而華夏人這次的測試對象可是一架正兒八經的固定翼飛機。 之前他們定下的測試條件是空速114m/s,超過400km/h。 而根據常浩南的說法,這架飛機甚至可以在750km/h的速度下正常工作。 如果這個數據沒有特別夸大的話,那別說新舟60這樣的螺旋槳飛機,就算是噴氣式飛機的結冰試飛也可以用這架飛機完成。 畢竟根據過去的經驗,機翼結冰本來也多發生于中低空和中低速下,超過750km/h的飛行工況基本無需考慮冰害問題。 這就很厲害了。 “常先生,在-30℃的溫度下,管路里面的水難道不會結冰么?” 旁邊的瓦萊特作為JAA的代表,并不太懂這些具體的技術細節,只是憑著本能問道。 但這個問題卻正中常浩南下懷。 “瓦萊特女士問得很好,這就涉及到我們的獨家技術了?!? 他一邊說一邊拍了拍加油吊艙的外殼,發出梆梆的清脆聲音: “我剛剛說過,這個噴射裝置包含68個二流體微霧噴嘴,也就是可以同時噴射氣體和液體的噴嘴,在工作狀態下,水會流經雙層同心軟管的內側,外面被從發動機提取出來的高溫廢氣包裹?!? “這樣一方面可以防止水在空中結冰堵塞管道,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引射原理,通過調節供氣量來控制噴出液滴的直徑?!? 比較懂行的洛倫佐和科倫坡二人對視了一眼。 這又是一種原理說起來很簡單,但卻需要巨量測試數據進行優化之后才能投入工程應用中的設備。 就跟之前那個結冰狀態模擬軟件一樣。 拿到實物之后都很難快速抄出來。 “聽上去確實可以滿足實驗要求,但不知道靠這一個噴嘴能否制造出足夠大體積的過冷水氣團,畢竟我們要把整架飛機都籠罩進去?” 洛倫佐用一個比較委婉的方式想要套出自己想知道的內容。 常浩南自然能聽出來對方的目的,不過這本來就是準備告訴他們的: “足夠了,根據計算,這一個噴射裝置可以在后方形成截面尺寸為50米×50米的水霧范圍,如果能在一架飛機的左右兩翼和機尾部同時安裝三套設備的話,那么截面可以擴大到120米×40米,哪怕是空客……呃,波音747都夠了。” 他差點脫口而出空客A380來,然后才想起現在還沒定下來使用這個名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