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常浩南看似隨意的介紹實際上針對性很強。 如果說,華夏承諾給ATR42/72設計防除冰系統(tǒng)是授之以魚,和歐洲方面共同進行結冰和防除冰研究是授之以漁的話。 那這架飛機就是直接承包了一片魚塘。 可以讓空客,以及JAA徹底告別北美五大湖,在歐洲本地對飛機進行結冰試飛。 這件事對于20年后爛泥扶不上墻的歐盟來說沒啥吸引力,但是在90年代的可就不一樣了。 這年頭的歐盟有點像剛成年的人,迫切地想要證明自己可以在各種領域各種層面上完全脫離美國,所以急需這種承包魚塘的事情。 他們肯定會感興趣的。 畢竟天下苦FAA久矣。 沒錯,常浩南是準備把自己這套系統(tǒng)賣出去! 主要是他知道在大概五六年之后,波音也會用一架KC135改出類似的產品來。 然后同樣擁有KC135F的法國人也迅速跟上了進度。 主要AIT飛機這東西造一架出來能用幾十年,噴水系統(tǒng)反正也夠用了,不會存在什么技術迭代。 沒必要攥在手里最后便宜了波音。 果然,在聽到常浩南的答案之后,二人臉上的肌肉微微抽搐,顯然是在強憋著不讓自己露出過于興奮的表情。 大概和吉姆哈克在聽到前首相回憶錄寫到一半就掛了的時候差不多。 總之,在結束今天的參觀之后,洛倫佐在當天晚上就找到了玩得很開心的施耐德。 “他們的那架飛機,可以讓我們徹底解決FAA在自然結冰試飛中的壟斷問題!” 或許是怕說服力不夠,他還又加了一句: “120米×40米的水霧區(qū),甚至可以用來完成我們計劃中的A3XX飛機的試驗!” A3XX,也就是未來A380的前身。 “你是說我們可以在自然結冰試飛方面和華夏長期合作?” 原本因為一天參觀而有些疲憊的施耐德果然來了興趣: “可是這和找FAA合作有什么區(qū)別,主導權反正不在我們手里?” 洛倫佐搖了搖頭: “不,我是說,可以買一架那種飛機回去,我們自己做試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