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畢竟是已經定好了基調的事情,整個談判過程對于雙方來說都算得上順利。
而常浩南在離開之前所主導的那一部分談判成果,甚至已經開始展現出它的影響力——
在鎬京這邊吃了一波不大不小的癟之后,歐盟方面由聯合航空局(JAA)派出的代表安妮·瓦萊特女士甚至沒有等到談判結束就選擇跟科倫坡一起回到布魯塞爾,隨后迅速接手了JAA與FAA之間的談判。
面對華夏我唯唯諾諾,面對美利堅我重拳出擊。
實際上,歐洲方面在此前的交鋒中已經處在相當被動的情況之下,前任代表團長也是由JAA派出,但此人專精于商務談判,幾乎完全不懂航空技術,加上對方又占著維護航空安全的道德高地,一度讓他們選擇祭出拖字決,希望等到墜機事件的熱度過去,再跟FAA討價還價。
然而美國人也不是吃干飯的,在發現這一點之后,迅速開動了他們的宣傳機器,一時間北美各大媒體,乃至一些受到華爾街資本影響的歐洲媒體又開始鋪天蓋地地宣傳起這件事情來。
期間歐洲方面也曾經試圖在媒體領域發動反擊,BBC和法國電視二臺緊急制作了一套紀錄片,用于報道在去年發生的、曾震撼全美的瓦盧杰航空592號航班事故。
這一行為的本意是想要向觀眾表明“你們FAA在航空安全方面也不是什么好鳥,因為疏于管理而導致的空難要比我們JAA嚴重得多。”
然而一通操作猛如虎,盡管在最初的幾周內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情況很快就變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因為早在去年,也就是1996年8月,瓦盧杰航空592號空難后的三個月,時任FAA局長,象黨出身的大衛·辛森就已經引咎辭職。
而接替他的代局長簡·加維則是個驢黨人士。
并且后者此時還正好因為象黨的阻撓而無法獲得正式任命。
既是公敵又有私怨,加維顯然很樂意順勢踩上前任幾腳。
不出預料的,她很快站出來表示,正是由于那次事故帶來的慘痛教訓,讓FAA痛定思痛,開始提高對于民航安全的重視,全世界也應該以瓦盧杰航空為戒,把一切有可能引發安全事故的可能扼殺在搖籃之中云云。
句句不提JAA,但句句都是JAA——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