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龍椅上坐著的皇帝,霎時間好似變得難以直視,愈發(fā)威嚴。 陛下果真龍?zhí)熳右玻?br> 其實是王禮想多了,這純粹是紫禁城獨特的建筑光影效果。若是時間再往前,效果應該還更好。 朱怡炅心情不錯,開口說道:“今日,乃我大明開國,于紫禁城的首次朝會。朕也不說什么空話,而今胡虜外患未滅,天下百廢待興。諸卿可愿隨朕一同掃清天下,共創(chuàng)這遠邁漢唐之盛世乎?” “臣等愿隨陛下,為天下開這太平盛世!”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 文武百官同樣激動萬分,皇帝有感而發(fā),他們同樣也是真情實感。 見百官宣泄差不多,朱怡炅這才示意殿下肅靜,說道:“如此,今日朝會便不議政事,朕已叫御膳房備下膳食,諸卿若是沒用可留下用些。但不可飲酒,下午還要當值辦公。” “謝陛下賜食。” 百官齊刷刷拱手謝恩。 “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 百官再度拱手恭送皇帝起身離開。 這在紫禁城的第一次朝會,就這么結(jié)束了。 幾個小時,似乎啥事也沒干? 本來也沒啥事可干,明清時期的大早朝,本質(zhì)上就是形式主義。 工作事務早就被內(nèi)閣提前處理過,無非大早朝時拿出來再重讀復述一遍。 真要是在大早朝時正兒八經(jīng)的議事,那一般只有黨爭激烈,亦或是皇帝與內(nèi)閣之間出現(xiàn)嚴重間隙,都需要越過內(nèi)閣來辦事。 對于這種形式主義,其實歷朝都覺得煩不甚煩,但又偏偏不能取消。 取消了的話,很多中低層官員,可能一輩子都見不到皇帝。 滿清想了個辦法,直接將大早朝從原來天天開,改成每月三次,算是給中低層官員一次面見皇帝的機會。 朱怡炅同樣沿用。 后面有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