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要換做以往,朱怡炅沒啥太大反應,可現在看到這個揚州商幫,他有些察覺到了不對。 田稅因為新政改革,所以增漲迅速這很正常,但商稅、海貿關稅的增漲速度的卻有些不太合理。尤其現在大明開海十年,關稅、商稅怎么可能只有這么點比例? 要知道,大明新朝可是整出了新式紡紗機,大大提高了棉布產量和效率,而且全國范圍幾乎都已實現了全面推廣。僅看這個推廣規模和新式紡紗機的生產臺數,商業稅和海貿關稅的增漲比例就明顯不對。 朱怡炅思忖片刻,又對都察院下發一道旨意:“著令都察院,即刻徹查全國海貿港口關稅。” 當初的李紱如今已經做到了都察院的右副都御史,官秩正三品,屬于都察院下第四人。往下還有左右僉都御史,再加上全國各省數量不等的監察御史,但基本都是十人左右徘徊。 除了這些,還有額外的一些官職,比如經歷司、司獄司等等。 得到皇帝的旨意,都察院迅速動員了起來,糾察監視百官不法之事,本就是都察院的職分所系。新晉升官的李紱更是親身上陣,帶著親信人馬,坐船就先行直奔上海埠的市舶司。 很明顯,這家伙是早有準備,甚至連目標都已經提前調查過了。 不管這人的政治立場如何,甚至到了現在,都還有些看不慣朝廷的新政改革,認為攤丁入畝、分家析產不太對,而且也有些操之過急了。但其私德上的確也無可挑剔,不僅極度厭惡貪污腐敗,就連雍正討厭這家伙反對自己,但也不能用貪污來處罰此人。 可以說,這就是一條瘋狗,瘋起來連得勢時的年羹堯、田文鏡都敢咬,被帶到菜市口橫刀脖頸都能頭鐵拒不認慫,逼著雍正拉下臉來承認這家伙的確是廉潔清官。 這么條瘋狗,用好了,那就是懸在百官頭頂的一把刀,而且還是一把聰明的好刀。 畢竟,能把康熙年間廣西上下官吏,合伙貪墨八十多萬兩的案子查出來,本身就是才能。 朱怡炅估計,等都察院查完之后,起碼關稅能再上漲兩三成。畢竟那些人也不可能貪墨太狠,要不然會被朝廷中樞看出來。 前些年,為了鼓勵海貿,所以沒有太過關注這上面的破事。 如今,海貿市場已經漸趨飽和,那也該是時候開刀了。 正好,藏地雪域、遼東這些地區,正缺移民墾荒。 今年先徹查各地關稅,等查完了,再去搞內地商稅,整頓市場,這樣就有足夠罪犯用來移民了。而且普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扔去藏地雪域和遼東等地,可以迅速提高當地的漢化速度。 總之,穩賺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