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然后再走一遍周天子的老路。 難道說,延續了五百年的戰爭,還要再度上演一遍? 扶蘇不傻,只是和嬴政相比差的太遠了。 而后來的兩千年中國歷史和西方歷史對比,也再一次證明了,嬴政是對的。 這就是千古一帝。 對嬴政的理解,只有從當時那個時代的最前沿的思想風氣——《呂覽》《韓非子》這兩篇傳世之作中才能找到答案,才能知道處在那樣的時代環境下,嬴政做出了多么英明睿智的決定。 而韓非,為嬴政提供了思想武器,讓嬴政更加確信他走的道路是對的。 通往權力巔峰的道路,伴隨的是無盡的孤獨、世人的誹謗、排斥。 而韓非,他在嬴政孤獨的大道上用他的著作作為一盞燈輕輕地為嬴政照了一段路。 而扶蘇在韓非這里,才真正地理解了歷史上的秦始皇;也在身邊普通人的思維基礎上理解了歷史上的公子扶蘇。 ----------------- 扶蘇就這么一整天坐在韓非的身邊。 扶蘇想到什么問題都問韓非。 “先生之前說,君王不能把自己的權力交出去。可是君王住在宮里,將軍在戰場上,丞相在押送糧草的路上,如果不給他們權力,他們怎么為君主完成任務呢?” “度——”韓非斬釘截鐵地道,“明度,可法萬事、萬物。” “君主不是不能放權,可是始終要保證放出去的權力,始終是屬于自己的。” 扶蘇納悶,“君王都已經把自己的權力下放給臣子了,又怎么能保證權力還是屬于自己的呢?” 韓非笑笑,“吾觀乎天下,只有秦王有能力做到這一點。” 扶蘇雙目熠熠,“怎么做?” “靠制。只有秦國之制,始終維護君主至高無上的權力。是以七國之中,只有太子的君父能完成這樣的大事。”韓非說著,眼底還有些許落寞,他們韓國目前是沒希望了。 所以,嬴政才需要皇帝制度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