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證明工作進行到這里,寧晨也知道,距離自己徹底解決秋成同猜想,也只有一步之遙了。 寒假開始之后,寧晨沒有馬上回家,而是暫時留在學校,繼續進行著有關硅基負極材料的實驗。 這其中,最令大家滿意的,是一種多孔納米硅-銀-碳的復合材料。 …… 添加的碳層要多厚,才能夠在保護多孔納米硅的同時,也不會影響到電池的容量。 其實在鋰電池充放電的過程中,形成這種鈍化層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是的,我到那之后,老師就安排我進行實驗了。” 找到了實驗現象的原因后,寧晨和徐洲都陷入了沉默之中,各自思考起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碳材料具有良好的導電性、體積變化小、適當的嵌鋰能力等優點,非常適合與硅基復合材料進行結合。 <div class="contentadv"> 寧晨不禁在心中感嘆,徐洲在材料領域上的確很有自己獨到的想法,很多地方都值得寧晨去學習。 “沒錯,剛剛我也有這樣的感覺。這么說來,很可能是因為在負極材料表面生成的鈍化層,對多孔硅納米材料起到了壓迫作用。這種壓迫作用正常只會緩慢的降低負極材料的循環性能,但隨著這種作用的不斷積累,就有可能對多孔硅納米材料產生結構性的破壞。” 經過大量的測試,這種材料表現出了較高的首次可逆容量,在多次循環后,可逆容量依然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 硅和碳的復合物,要通過什么樣的方法進行合成,等等。 其次,在材料外層添加碳層的思路上,他們也要進行大量的實驗工作。 寧晨剩下需要做的,就是完成畢業設計和畢業答辯了。 現在的實驗已經進入到了收尾階段,經過不斷的測試,大家找到了幾種有潛力進入到應用階段的硅基鋰電池負極材料。 隋楓則是在一旁等待著,反正隋楓也知道,這種級別的問題,肯定不是自己能夠解決的。 其實這對于寧晨來說這并不算什么,因為很多考試科目的知識自己早就學完了,并不需要寧晨在上面投入太大的精力。 聽到徐洲的方案,寧晨也不禁用力的點了點頭。 到了學期期末,為了早一些拿到本科學位證和畢業證,寧晨連續完成了三十多個科目的期末考試。 不過在寧晨的不斷堅持下,學校還是同意了寧晨的請求。 隋楓去的時候,正好趕上檢測中心老師休息的時間,不過因為徐洲的電話,檢測中心還是非常爽快的幫隋楓安排了實驗。 這聽起來是項不可思議的事情,學校一開始也跟寧晨再三確認,是否真的要在一學期就考這么多的科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