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真假-《傾國之楚風》
第(1/3)頁
宮門下鑰的時辰早過,秦王寢殿內人氣卻還是旺得很。
殿門緊閉,殿內除永巷令與下首跪坐的幾名近臣外,其余仆從已被屏退,眾臣的神情凝重,秦王面沉如霜。君臣們此刻心情都很是糟糕,但君臣心情不好的根由,卻不太相同。
晉使突然對登門商榷的秦臣拒而不見,自然是受了風聞的影響。這便意味著之前的辛苦斡旋只怕便要泡湯,國相奉常等人自然焦急。
國相到底年紀閱歷在那里,沉得住氣,緩緩開口道:“晉使無禮,想來是惑于傳言,以為是我國為使太妃脫身,有意為之,心生不悅,這才閉門不見。”
秦王面無表情地說道:“既如此,查證謠言淵源、找出禍首,更是當務之急。國相這里查得如何了?”
國相揖手道:“臣等無能,一時尚未查知傳言來處。而近來流言滋長,已四散于街坊之間,堵無可堵、禁無可禁。失職之處,臣之罪也。”
國相語畢拜倒。其余幾位大臣也隨著拜倒齊聲告罪。
秦王沉聲道:“既知茲事體大,就該加派人手用心勘問,卻來請什么罪?”
秦王不耐且不悅。
在他看來,自然當務之急是平息流言,而后方能騰出手來與晉楚周旋。偏偏手底下這幫人,要緊時候,如此不得力。
國相躬身道:“大王,老臣以為,追索造謠之人,固然要緊,卻只怕……并非當下首要之事。”
秦王皺眉。
國相斟酌著語句:“老臣以為,當下局勢,有兩處關鍵,一是化解晉楚之爭以彰國威;二是平息謠言以安人心。偏偏這兩處都與太妃相關,謠言不止,爭端難息;而爭端不息,謠言亦難止,這兩下里交相勾連,才有諸般難處。”
秦王捺住性子,淡淡道:“國相既將這難處剖析得這般透徹,那想必也想好了應對之法了?”
國相:“老臣慚愧,老臣年老愚鈍,心下并無良策。”
秦王心情極差,冷著臉不說話。他敏銳地感覺到,國相與這幫朝臣們未必真如自己所言,于徹查流言、平息事態已竭盡全力。
秦王與嘉太妃的那點瓜葛,于朝堂上下早已是不是秘密的秘密,秦王為保太妃留在秦宮,大費周章,其中緣故,朝臣之間早有揣測。如今枝節橫生,秦王還是一心護著這個女人,近日來疲于奔命的大臣們,未免心生怨氣,多少覺得國君有些私心用甚了。
茍緒小心翼翼地試圖表明自己和秦王立場的一致:“其實……若是能查出造謠之人,正本清源,那晉使……未必會不信啊!”
太傅開口:“他就算心里信了,只怕嘴上……也會說不信。”
秦王眉頭一跳。
有大臣不解道:“這是為何?”
太傅解釋道:“他們正是要抓住我國理虧之處,以便大做文章,怎會輕易放過?”
秦王的耐心到了盡頭:“諸位乃是寡人身邊最為信重之人,是我大秦的股肱之臣,遇事卻如此遲愚,這也不妥、那也不可,你們難道是要讓太妃去護國御敵么?”
國相等人拜伏于地:“臣慚愧、臣有罪!”
偏偏有位心直口快的大臣,仰面而問:“可是大王,這遺命之說,到底是真是假?”
秦王大怒道:“是寡人沒說清楚,還是你沒長耳朵聽不清楚?”
他即位已然七年,威勢已成,平常斷無人敢這般當面質疑,如今盛怒之下,那位大臣忙拜伏于地,不敢說話了。
眾臣面面相覷,一時無人敢說什么。此時,殿門被推開了,一內侍端著一個漆盤匆匆入,盤上放著幾卷畫一卷竹簡,內侍行至王座前跪倒,雙手高高舉起,秉道:“啟秉大王,晉使退回待選之女的肖像。”
秦王一怔。茍緒急問:“都退回來了?”
內侍躬身稱是。
國相眼尖,看見漆盤上多了一卷竹簡,剛伸出手去取,又想到了什么,回頭見秦王并無表示,這才取過竹簡,展開一看,隨即變了臉色。
有人急道:“這是什么?”
國相抬頭看了一眼秦王,又回頭看了看一臉焦急的同僚們,輕聲道:晉使手札上寫,晉君非嘉太妃不娶,晉使的信使已然啟程,請調十萬晉軍,為迎親之儀。
殿內君臣為之色變。此時,又一名內侍手捧一卷竹簡匆匆而入,開口道:“大王……”
秦王厲聲問:“又是什么!”
內侍嚇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說不出話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涡阳县|
安福县|
封丘县|
稷山县|
泌阳县|
上饶县|
永川市|
泽州县|
山丹县|
渭南市|
治多县|
酒泉市|
文水县|
莎车县|
蓝山县|
廉江市|
安图县|
修水县|
鹤壁市|
东丰县|
彩票|
东方市|
常熟市|
淄博市|
托克逊县|
岑溪市|
濉溪县|
昌吉市|
望江县|
襄樊市|
五峰|
油尖旺区|
福建省|
习水县|
喀喇沁旗|
文昌市|
米脂县|
安图县|
鄂伦春自治旗|
永年县|
延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