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話說東洋在戰爭時期對電影可以說是嚴格控制,有出格的對話,剪,演員露大腿,不管男女,剪。在嚴格的審查制度面前,成片還沒有樣本戲活潑,也沒有樣本戲的藝術成就,基本上只剩“天皇萬歲”。
好在1945年,那是一個夏天,東洋人民餓著肚子載歌載舞請來了太上皇,領導他們打下江山,建立了解放區,帶來寬松的政治環境,電影也迎來百花齊放。
本來按照美國大蕭條時期的經驗,經濟艱難時期,人們喜歡進入虛幻世界尋求安慰,電影、文學應該迎來大發展,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好萊塢大賺特賺就證實了這一點。
但這個經驗在東洋卻不怎么管用,戰后的東洋依然保留著電影審查制度,雖不再追究藐視皇室之類的政治罪名,但如果有“傷風敗俗”的畫面還是要刪的。
搞藝術創作的人都有一個通病,身體和腦子都容易發熱,一發熱就喜歡跟衣服較勁,不是脫就是撕,不然就是剪,特別是電影,有聲音又有畫面,若是不好好審查,那一定會是不堪入目、不堪入耳。
當然也有例外,好萊塢的藝術創作者個個都是道德標兵,三省吾身是日常,所以凡是美國電影在東洋都是免審產品,只有少數藝術探索影片留在內部批判觀看之外,其他的直接送入電影院上映。
好萊塢的電影工業發展多年,已經有成熟的機制,東洋本土影片是萬萬比不上的,對映畫興行這一環節的企業來說,比較喜歡好萊塢影片,對本土影片采取審慎的態度,哪怕這一類企業基本是大片場制度企業的子企業,映畫制作的企業是兄弟企業。
比如非常知名的東寶會社,東寶興行不怎么買東寶制作的賬,要不是母公司壓著,壓根不想上映東寶制作的影片,就是不情不愿地上映,也不會給出好檔期。
這就導致東寶制作陷入虧損,對投資拍片更為謹慎,縮減了拍片數量,進而開工不足,六七千職工的生計成了問題,正所謂哪里有對薪資不滿的人群,哪里就會出現工會,日共控制的工會聞著味哼著《國際歌》來了。
串聯、組織、明確斗爭綱領,只不過幾天時間,一支人數達到5600人的東寶突擊隊建立,這是一支起義部隊,也是一支不平凡的部隊,可以稱為特種部隊中的特種部隊。
突擊隊自打建立,就搞了一次抗議,見沒什么效果,又搞了一次罷工,因為罷工領導者之一是三船敏郎,影迷眾多,罷工游行之時不少吃瓜群眾圍觀,影響極其惡劣,東洋政府自然不能容忍這種引發社會動蕩的行為,所以,在屢勸不聽的情況下,悍然出動警察進行鎮壓。
面對鎮壓,突擊隊臨危不懼,有條不紊地退入東寶制作所,占據有利地形和警察對峙,并在制作所內挖掘四通八達的戰壕,關鍵地點設置路障,鐵絲網圍得密如蛛網,警察發起幾次試探性的沖鋒,都被打得抱頭鼠竄。
說到東京警視廳的警察,大多為戰后招募,來源以平民為主,為戰爭服務過,有過從軍經驗和軍事訓練的鳳毛麟角,且被美軍解除了武裝,沒刀沒槍,只有一根警棍。
而反觀突擊隊,擁有三百多名上過戰場的退伍兵,當中一半人隸屬于駐扎在華北地區的部隊服役,與八路軍為主的抗日力量作戰多年,比如原63師團機槍手,戰后寫作《陸軍步兵漫話》的齋藤邦雄,就是其中之一。
齋藤邦雄1941年被征兵,不但在據點和討伐中與八路軍真刀真槍地交過手,而且一度擔任旅團情報室干事,專門負責對八路軍的情報工作。
這下子可熱鬧了,他整天閱讀《實踐論》、《論持久戰》、《抗日游擊戰法》、反戰同盟宣傳和八路軍的國際形勢分析,齋藤竟然是越看越覺得有道理,據說,曾干過私放八路軍情報員的事。
放沒放過不是重點,關鍵是跟他一樣懂游擊戰的人在突擊隊里不在少數,紙老虎警察又豈是他們的對手。可正當斗爭陷入白熱化,突擊隊內部自己鬧矛盾了,有點文化的溫和派站出來喊話:就算經營層都是王八蛋,我們也不能做流賊玩打砸搶啊。
那怎么辦?
我們走,離開這片腐朽之地,去希望的田野上建立我們當家作主的新政權,于是,1947年,在大D同志的領導下,新東寶映畫制作所成立,一年后正式改號新東寶股份有限公司。
新東寶說是中立,卻是給了突擊隊致命一擊,東寶的制作機能正因突擊隊而癱瘓,獨立的新東寶苦于沒有自己的配給渠道,雙方一拍即合,新東寶制作、東寶配給的合作方式達成。
如此一來,突擊隊對東寶失去作用,東寶大手一揮,開除所有突擊隊的成員。突擊隊的頭頭見罷工罷出這么個結果,也只好解散突擊隊,大家自己找飯轍去。
東寶和新東寶合作了一年后,內部要求恢復獨立制作的呼聲高漲,在去年的一次臨時董事會議上,原社長被解職,主張獨立制作的新社長上位。當東寶找到新東寶,提出修改雙方的合作協議,新東寶卻是直接宣布以后制作的影片不再交給東寶,而是改由自己獨立發行。
雙方打了一場官司,東寶要回了八部已經付過制作費的影片,在不是太友好的氛圍里分道揚鑣。
自此,東洋的電影配給市場熱鬧起來,二戰之前,大致的格局是東寶和松竹雙雄對峙,好萊塢公司見縫插針,戰爭期間,增加了大映,變成三足鼎立,好萊塢公司撤出,戰后,增加了東映,好萊塢公司回歸,同時也冒出不少小配給公司,市場變成百花齊放。
如今又多了一個實力不俗的新東寶,競爭變得異常激烈。
冼耀文構思的獨立制片人的戰略,想要做到完美執行,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友誼影業擁有廣袤的發行渠道,有能力將影片發行到其他電影公司能進入的票倉,如果能開拓出新票倉那就更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