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東窗事發-《金錢玩家》
第(3/3)頁
方便面看似新奇,其實將技術進行分解,幾乎沒什么新玩意,面粉混合、喂料、壓片、切條、蒸煮、烘干、油炸、包裝等,都可以從其他食品加工機械上找到原型,找一家機械公司,不難定制開發出機器。
再說加工以及保存工藝,無非不過是蒸煮、油炸、脫水、真空、防腐劑,一個廚子但凡會做一道簡單的鯽魚豆腐湯,再會腌幾個小菜,煮了再炸,炸了再泡,以及料包的長久保存,都能輕松找到解決方案。
事實上,岑佩佩第一天提出工藝要求,九個面點師當天下午就有了解決方案,之后的時間都花在方案成熟化和口感調配上,比如面蒸煮多久比較合適,用什么油炸,炸多久,油可以用幾茬等等。
有些掛,當開則開,比如油的選擇,冼耀文提過一嘴棕櫚油,盡管棕櫚油還未時興,全球的種植面積并不廣,但西方醫學界已經注意到了黃油的飽和脂肪以及反式脂肪對人體的危害,人造黃油將迎來曙光,進而種植成本低廉的油棕也會迎來好時代。
山今樓,唐樓二樓。
岑佩佩和梁博濤坐在桌前,各自面前都擺著幾個小碗,每個碗里都有兩口面,一口細嚼慢咽,一口胡吃海塞,就為了模擬顧客吃面時的狀態。
想把面做好吃的手段多種多樣,想把面做得既好吃,成本又低,難度不是一星半點,實驗室不斷做減法,將好吃的配料中成本昂貴的食材一一剔除,肉類從較好部位慢慢過渡到最差的部位,下水、腸油、脖頸肉之類的。
岑佩佩只需要吃,捎帶手填寫表格,梁博濤累一點,不僅要試吃和填表格,還時而取樣放到顯微鏡下觀察。
做食品嘛,衛生和健康都必須重視,至少得保證顧客連續吃一年半載不會倒下,至于慢性毒素和慢性損害積累,這就沒辦法了,沒有任何一種食品不會造成身體的慢性損害,只是相對的問題。
在成本的壓制之下,只能尋找一種損害相對較輕的方案,不說良心,起碼要把自己的責任擇出來。
……
早上還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