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皖省四月份的風云企業家,那絕對非檀錦程跟董京桂這兩個人莫屬了。 董京桂在廬州跟著得瑟了幾天之后,回了趟老鄉考察,之后就回無錫了,他只是跟投,用不著像檀錦程一樣一直呆在這邊。 說起來參股航新時代也是董京桂還有他的雅滴集團在投資領域的一次嘗試。 眼瞅著閃馳在投資領域混得風生水起,作為同行的巨頭們要說不動心,那肯定是假的,電動車的銷量爆增是全行業的。 行業前四的銷量無需多言,像是比德文這種因為請了華仔代言,銷量也是暴增,產能在當年就能夠消化掉。 還有一些跨行的企業來賣電動車,例如賣空調的奧柯馬,賣內衣的紅豆,賣摩托車的宗申,他們的電動車也都賣得很不錯。 這些企業由于有著雄厚的資金支持,進場雖稍晚,但速度很快,很快就成長為第二梯隊成員,在電動車行業里也沒少賺。 拿奧柯馬來說,他們去年最開始對外公布的銷售量是48萬輛,號稱全行業第一。 不過隨著閃馳,芯日,綠原以及雅滴這些頭部企業紛紛公布具體的銷量,他們這個年度48萬輛的銷售被證實水份較大,但算下來30萬輛應該是有的。 跟汽車行業一樣,電動車行業也有虛報銷量的毛病,不過由于閃馳的不配合,頭部企業對于銷量數據虛報還是開始變得謹慎起來。 頭部企業都不怎么虛報了,后排的自然也不太好搞得太虛,奧柯馬被打臉就是例子,無形當中也算是整頓了一下市場。 這樣做也有一定的好處,避免了一些不明真相的創業者無腦進場;沒辦法,這時間段的電動車是真的好賣,大批的創業者盯上了這個行業。 第三梯隊的廠商基本都是那些產能比較有限的,年產量在30萬輛以下的,至于后排的則是那些雜牌的,年產量幾萬輛的小作坊。 小作坊其實也不少賺,按最低一輛電動車凈賺100元的標準計算,一年賣個千把輛也有10多萬的利潤了,這可比上班強太多了。 其實服裝產業也是如此,人工成本低,買一些二手平車,無需做什么自己的品牌,招個10幾20名工人,一年下來就能不少賺。 這年頭對于普通的創業者其實還是非常善意的,肯吃苦沉得下心思,其實很多賺錢的機會。 前世賣盒飯其實也是沾了時代的光,工地到處都是,只要吃得下苦,一部小推車就能不少賺。 此外就是做燒烤這樣的路邊攤,同樣是非常賺錢,成本非常的低廉,喝多了還可以亂收錢,你根本就發現不了。 一個生機勃勃的時代,賺錢的機會多,消費的機會自然也就多了,老百姓手里有錢根本就無需你做什么刺激,自然而然的就去消費了。 閃馳是做消費品類的,業績好大家多少能想象得出一些,但正式公布了2006年的業績以及2007年營收預期,也是嚇了公眾一跳。 2006年收購的那些公司都沒有并表,能公布的也就本部幾家子公司的營收而已,真正讓公眾大吃一驚的了是閃馳集團2007年營收預期。 一季度已經過去,上市公司的季報以及年報也在分批公布了,一家公司在年頭設定一年的營收預期是很平常的事情,閃馳雖然不是上市公司,但對外公布一下營收預期也屬正常。 通過并購快速擴張的閃馳集團,旗下的業務已經從最初的電動車,涵蓋到如今的服裝,3c電子產品,零部件,電池等幾大板塊。 年營收50億的目標,更是直奔民營500強的門檻而去,而這樣一家公司僅僅才成立三個年頭! “真的是教科書般級的成長經歷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