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公元九世紀古希臘的光學理論傳播到了阿拉伯世界。阿拉伯學者、科學家肯迪翻譯了亞里士多德的著作和其他的科學著作。 公元1011年阿拉伯科學家海什木(ibnal-haytham,又稱作alhazen)撰寫了《光學全書》,成為中世紀歐洲大學的教科書。 公元1267年羅格.培根(rogerbacon)寫了《大著作》一書,他發展了海什木的光學理論。 公元1300年意大利畫家喬托開始在繪畫中使用透視法,他的代表作《哀悼基督》。 公元1420年意大利建筑師f·布魯內萊斯基首次在佛羅倫薩圣母百花大教堂前演示透視實驗。 公元1425年意大利畫家馬薩喬把透視中的滅點的理念用于繪畫創作,他創作了《圣三位一體》。 公元1435年意大利畫家、建筑師阿爾貝蒂撰寫了《論繪畫》。阿爾貝蒂在書中論述了光學與透視學之間的關系,詳細的講解了透視原理,強調了透視在繪畫中的重要性。他第一次科學的、系統的論述了透視學原理,對畫家的藝術創作起了指導的作用。 公元1397-1475意大利畫家烏切諾用數學的方法對透視進行推演進行繪畫創作,代表作有《狩獵》、《圣羅馬諾之戰》。 公元1475年意大利畫家弗蘭西斯卡撰寫的《繪畫透視學》運用數學、幾何學的知識進一步的闡述透視的科學原理,指導畫家學習運用畫法幾何進行創作。這部書奠定了透視學和畫法幾何的基礎。他的代表作《君士坦丁之夢》、《復活》和《鞭撻基督》等。 16世紀意大利畫家達芬奇撰寫了《繪畫論》。書中達.芬奇總結了前人的繪畫經驗,完善了透視理念,總結了他的繪畫經驗和科學研究成果,體現了他的藝術思想。這部書于1651年出版發行。 公元1505年珀勒林出版關于透視的書籍。 公元1525年德國畫家丟勒著有《量度四書》。他將達·芬奇的人體比例模型和歐幾里得的數學理論運用在版面設計中。 [1]《光的歷史發展概述》馬明祥大眾科技2007年11月刊(總第99期)p82 [2]《歐洲史》公元前2500-公元1000年【英】約翰.史蒂文森總編董曉黎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p141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