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四章 德國文藝復興的開拓者丟勒(三)-《讀畫記》

    除了創作版畫之外,丟勒在繪畫領域也為德國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丟勒的繪畫影響了德國的繪畫創作風格。他一生創作了很多的優秀的繪畫作品如:《基督》、《亞當》、《夏娃》、《四使徒》、《東方三博士禮拜》和肖像畫等,尤其是他的自畫像影響到了后世畫家為自己畫自畫像的熱情。

    丟勒一生偏愛旅行1490-1507年他四處游歷,到過巴塞爾、荷蘭、布魯日、斯特拉斯堡和威尼斯等地。他曾兩次游歷意大利,到訪威尼斯與威尼斯派畫家喬瓦尼.貝里尼見面并向他學習意大利的繪畫技巧,他還曾與拉斐爾見面與他進行繪畫交流。他了解了意大利北方藝術家的思想并掌握了南方藝術家的繪畫技巧。

    在丟勒的繪畫作品中,自畫像和肖像畫也具有極重要的地位。丟勒從13歲起就不斷為自己畫自畫像,他一生為自己畫了大約十幅自畫像,是藝術史上自畫像最多、最全的畫家之一。

    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手工藝人的地位還是不高的。即使是在思想自由、開放的意大利的文藝復興時期早期也沒有畫家為自己畫自畫像。丟勒是第一位為自己畫自畫像的畫家。通過這些自畫像,我們不難看出他對自己的自我肯定與自信。這也說明丟勒對自己的職業具有認同感。

    在丟勒之后,很多的畫家開始為自己畫自畫像。達.芬奇、拉斐爾和貝里尼等著名的畫家都為自己畫了自畫像,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和卡拉瓦喬等畫家還在自己作品上畫上自己的畫像,展示自我。特別是拉斐爾在自己的壁畫《雅典學院》中把自己的形象和歷史偉人畫在了一起比肩而立。從這點也反應出文藝復興運動的人文思想影響了整個社會,畫家的地位有所提高,社會環境也越來越寬松。

    丟勒的肖像畫在他兩次意大利之旅后有了與以往不同的變化,尤其在丟勒晚年,他的肖像畫開始用頭像替代半身肖像。他更加注意用明暗關系表現人臉的結構的立體感,他這一時期的肖像作品表現人臉的輪廓更加堅實有力,形象更豐滿,從而改變了他以往單純地表現人的輪廓和明暗關系的畫法。

    1526年,是丟勒創作出了一幅杰出的肖像畫《伊司馬斯·范·鹿特丹》,成為他最偉大的一幅人物肖像杰作。這幅作品中的男人穿著黑色的長袍,須發花白,他目視前方好像在凝視著觀眾,看起來好像從要畫中走出來。丟勒生動地刻畫了他的花白的頭發和胡須,凝視前方的眼神,衣服的褶皺,丟勒沒有忽略任何一個細節。作家沃爾夫評論這幅作品說:“整幅作品都用最好的筆觸完成的,沒有一根頭發被忽視,但細節適應并服從了整體畫面。”[1]

    丟勒的水彩畫也非常的出色,他的水彩畫作品像照片一樣寫實,出神入化,如:水彩畫《野兔》、《草》和《藍色彩翼》等作品。丟勒以科學的精神研究他所表現的每一個他要表現的動、植物。丟勒非常注重細節的描繪,畫中兔子的眼睛、毛發、草的根莖、葉片等等,他都經過認真的觀察與研究,每一個細節他都一絲不茍地進行描繪,從而讓這些栩栩如生的畫面展現在我們面前。

    在繪畫創作上,因為丟勒對透視學和人體比例進行深入的研究,所以他作品中的人物表現出完美的人體比例。如他的作品《亞當》和《夏娃》這也是第一次有人把亞當和夏娃以雙屏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在黑色的背景下,畫中的兩人是正面裸體,但他們的上身都朝向對方,它們成為對稱的相互呼應的兩幅作品。畫面中倆人都手拿蘋果,夏娃的眼神天真無邪,但亞當的眼神中似乎有著某種期待。丟勒拉長了人體的正常比例,使得這兩個人身材修長而又性感,亞當健美的身軀和夏娃豐滿的身材充滿了青春活力。人物擺脫了哥特風格死板形象,更加活潑生動,畫面增加了許多浪漫的色彩。

    1526年丟勒晚年著名的油畫作品《四使徒》,以雙屏形式,黑色為背景表現約翰、彼得、保羅、馬可4位圣徒。

    左屏中,左邊是穿著一件紅色斗篷的約翰手捧圣經和主教的鑰匙,在他后面的馬太正低頭讀圣經。右屏中,保羅身穿白色披風,雙眼怒視前方,一手拿著圣經,一手拿著劍,他身邊的馬克注視著前方。

    丟勒對這四個人的人物形象分別進行了刻畫,四個人的面部表情各有不同,約翰的睿智、馬太的虔誠、保羅的剛毅和馬克的憤怒,丟勒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性格特點。為表現保羅剛毅的性格,保羅的披風被丟勒畫的堅實有力,有雕塑感與保羅的性格非常吻合。約翰的紅色斗篷表現的比較柔和與保羅的斗篷在表現手法上有明顯的區別。

    畫的下邊,畫家寫下了“向世界的統治者發出警告。”這句話,提醒統治者要捍衛真理。《四使徒》表達了丟勒捍衛真理的精神。

    我們把丟勒的繪畫作品與和他同時代的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的作品放到一起作比較,很容易的看到三者之間的差別。比如用丟勒的《四使徒》與拉斐爾的《雅典學院》中的人物形象進行對比,丟勒的繪畫風格很明顯的不具有拉斐爾的作品中人物的灑脫和俊朗,但他作品中的人物的性格更鮮明。

    與米開朗基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相比較,丟勒的作品缺少豪放的氣質,太重寫實在對人物的表現上有些拘謹。在繪畫創作主題上丟勒沒有米開朗基羅宏大,但丟勒非常重視思想內涵的隱喻表達。在繪畫技巧和透視學的應用上丟勒、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三人旗鼓相當。

    在人物刻畫和審美上,我們對同一題材的圣母像的進行比較,拉斐爾的圣母像具有女性的唯美,恬靜和溫馨感,是人們心中的圣母。兒童形象也生動有趣。丟勒的作品帶著一些哥特風格的特點,相較于拉斐爾的女性人物形象就顯得比較刻板,沒有意大利式的柔美和輕盈。兒童缺少俏皮、活潑可愛的形象。米開朗基羅的女性形象更健康、豐滿,他更善于用人體表現自己精神世界和思想。

    丟勒雖然受到了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藝術的影響,但就德國人的民族個性而言,丟勒的作品有些晦澀難懂,暗喻和隱喻成了他作品的一大特色,同時丟勒的創作風格仍然會受到一些哥特風格的影響。整體繪畫風格上人物的形象不夠活躍,畫面中有些人物形象比較刻板,色彩上丟勒雖然學習了威尼斯畫派的表現方式,但整體的色調還是偏暗,畫作背景大多采用暗色調,缺少意大利式的浪漫與唯美,丟勒的作品中理性的表達多余感性的表達。

    丟勒是個十分善于思考的人,做事認真、嚴謹。他對自己做什么,為什么這樣做都有著非常明確的目標,他到歐洲各地旅行,學習繪畫和版畫技藝,并記錄下所思所想,對各個領域進行深入的研究。丟勒,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非常擅于利用透視學和幾何學的理論并把它們用到實踐中。

    晚年的丟勒對自己的藝術實踐進行了總結。丟勒認為幾何學可以找到優美的人體比例關系。他對此展開了各種研究。丟勒還把幾何學知識用到建筑學上,計算建筑的結構進行建筑設計。丟勒的這些研究成果對現代建筑設計、繪畫和平面設計有很大的幫助。

    丟勒晚年開始著書立說,他留下了三部傳世之作。他在自己的著作中講述了繪畫技巧和繪畫工具的使用方法,他以科學的方法教授人體比例知識和透視學的技巧。丟勒為自己的著作繪制了大量的版畫插圖,以插圖為媒介直觀的介紹自己的理論和繪畫技巧。這些插圖也為后人研究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理論和工具提供了幫助。

    1525年,丟勒第一部用于指導人們學習透視方法的著作《量度四書》出版。(underweysungdermessungmitdemzirckelundrichtscheyt,也譯為《使用圓規、直尺的量度指南》或《量度藝術教程》),

    1527年,丟勒第二部著作《筑城原理》出版。(etlicheunderrichtzubefestigungderstetschlosz,undflecken),

    1528年,丟勒去世前完成了關于人體解剖學和人體比例關系的著作《人體比例四書》(vierbuchervonmenschlicherproportion)。他死后該書出版發行。

    這三部著作可以證明丟勒在自己的藝術創作生涯中,如何以科學技術為基礎進行藝術創作的。丟勒的著作不僅成為后人學習繪畫的教材,他的書也影響了后來的數學家對幾何學的研究這其中就包括:塔爾塔利亞、費拉里和達爾卡諾等人。“在緊隨文藝復興之后的一個世紀里他的影響主要源于他的技術著作。”[2]人們對他的科學成就給與了高度評價。

    丟勒多才多藝,思想開放包容,是個知識淵博的人。他使德國藝術擺脫了哥特藝術的影響和束縛,走向了以人文主義為指導的現實主義藝術道路。丟勒的新藝術風格不僅影響了德國畫家還影響了荷蘭、比利時等很多國家的畫家。丟勒是德國文藝復興的靈魂。

    [1]《albrechtdrer》nobertwolfprestelverlagp272

    [2]《丟勒的《測量指南》與西方現代早期的圖書插圖》葉丹中國美術學院學報2020第三期p1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边县| 泰州市| 汾阳市| 迭部县| 怀安县| 阿克陶县| 鞍山市| 顺平县| 鄂托克旗| 子洲县| 陆河县| 云霄县| 宜昌市| 二连浩特市| 忻城县| 通化市| 垫江县| 金坛市| 宝坻区| 建水县| 金门县| 金沙县| 望江县| 措美县| 宁都县| 乡城县| 濮阳县| 石棉县| 安化县| 盘锦市| 鹤庆县| 瓦房店市| 樟树市| 工布江达县| 南通市| 大竹县| 深水埗区| 美姑县| 任丘市| 大埔县| 色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