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國:誰讓他做謀士的?正文卷第九十四章:他想掀桌,但紋絲不動“我不知曹公是何等人,不過,能行至如今,使得恩威遠揚卻是值得追隨,”陳群居于眾人捧月的位置,灰袍長衫,廣袖鋪陳膝上。 他端坐在兀子上,兩手疊放于身前,身材雖然偏高大,但卻不算魁梧,只是比一般人骨架大上一圈。 陳群是太丘長陳寔之孫,大鴻臚陳紀之子。 堪稱出身尊貴,日后可輕而易舉的聞達于諸侯,身登玉階不過遲早的事。 這樣的出身,生來就比別人少走幾十年彎路,是以他不需要去游走結交、尋師訪友,他只需等著良師益友來找他。 這是三代人積攢下來的名望,他一出身就會被人所關注,所以自小到大才學俱佳、品行兼優,風評極好。 即便在生涯以來曾有過不好的名聲,也會很快被人想辦法抹去,令人可以遺忘。 他此時的這番話,和諸多友人的觀點又有不同,不過并不需要在意,因為這些友人正在凝神聆聽,等待陳登的下文。 這解釋定然能夠說動他們,對曹操又有改觀。 不過陳群顯然不打算過多解釋,他暗中掃視眾人,輕笑道:“因為他的威名,是在幾十萬人的血戰里殺出來的。” 就是如此簡單。 其名甚,眾圍不得。 世族不斷敗壞,名士謾罵不斷,且自東郡起,曹操周圍莫不是虎狼環飼,在這樣的難關下,他還依然能夠將威名、仁德之名遠揚。 那么隱藏在這盛名之下的底資又有多少呢?當真是難以估量。 “我聽聞,朝廷封賞曹公,屬于是無奈之舉,”陳群又謙和的笑道,在簡單的一句話中,再次拋出一個重磅炸彈。 眾人盡皆驚訝無比,但是又難掩興奮,因為這個消息他們的確是想象不到,此前聽聞封賞,還以為是曹公近年來的功績實在是太大,沒有士人心倒是無所謂,但他有百姓的聲名口碑。 兗州里居住的本民,哪個不夸贊一句“其能千古難見”,青徐逃難來的屯民,誰人不哭喊“幸得曹公救活”,乃至徐州百姓,在經歷了呂布的暴政之后,反襯得曹操宛如仙神一般。 誰又能想得到和“無奈”掛鉤呢?看來的確是還有隱情。 這種隱情,也就只有陳氏這樣的名門望族可以探知一二。 不過這消息,卻不是陳群探知所得,而是依照天下局勢猜的。 這些謀者,特別是才能天賦出眾者,其實暫時無賞識,沒有一官半職在身,大多數都會在家中想辦法謀天下事。 探情報、知戰局,而后去想象其中的波云詭譎,云起云涌,這樣,就有莫大的參與感。 每每深思,必有所得,再推及發散,就能夠先行猜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