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延長油田-《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太子所言皆是實情,令在場的諸位大員面帶羞赧之色,特別是新任吏部尚書堵胤錫尷尬不已。
現在陜茜的狀況就是這樣,窮到連從殿試選拔出來的備用官吏都不想接受委任,哪怕在別的地方當個未入流的沒品官,也不會去陜茜。
窮也就算了,流寇神出鬼沒,防不勝防,撈不到幾個錢不說,還容易把命搭在那里,只要接到了去陜茜的委派命令,裝病都要躲過這一劫。
再催促的話,家里有錢、不愁吃喝的家伙們便干脆辭官不做了,凡是去陜茜上任的,要么沒錢,要么沒門路,要么兩者都沒有。
持續尬聊也就算了,太子一下子把天給聊死了,提完這茬,大家都沒法往下接了……
幺雞意味深長地笑了笑,找了個臺階:“這不正好可以大浪淘沙嘛,本宮不怕沒人去,就怕人人都要搶著去!”
這話說地連陜茜老鄉薛國觀和孫傳庭都一頭霧水,摸不著太子的脈路,自己老家啥德行,他們當然心知肚明。
山棟三杰之一的左懋第能去韓城當知縣,那是當地百姓天大的福氣,當年聽說這事之后,連薛國觀都放心老家那邊了。
只可惜像左懋第這般既有能力、又有魄力的才子實在是少之又少,絕大部分都是趨炎附勢、中飽私囊之徒,朝廷指望這樣的人前去振興陜茜,不啻于白日做夢。
讓左懋第空著手去上任,那就有些太不近人情了,好歹也算是明末的忠臣兼能臣之一:“左愛卿放心,本宮對顏繼祖都能法外開恩,命其整飭山棟。愛卿到任陜茜,自然是要給三秦之地的父老鄉親送幾份大大的見面禮的!”
一份可不夠西北老鄉們吃飽喝足,要送就一次多送幾份,讓鄉親們吃撐到為止,究竟能不能吃到,就看大家能不能茍活到那時候了。
“本宮賜愛卿尚方寶劍,陜茜一隅文官皆可由愛卿決斷,可先斬后奏,陜茜武將則由孫愛卿裁決。文武皆不分品級,違規即法辦,若欲令其戴罪立功,則可上報說明詳情,此其一。”
先把文武分開,吸取遼東的經驗教訓,免得像袁都督一樣一把抓,到最后都尾大不掉了。
陜茜地域遼闊,距離京城又很遠,等左懋第上報到太子桌面,當地時間都過去好幾天了。
賦予其專斷之權并不為過,左懋第德才兼備,品行優良,倒是不太可能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
把跟土匪差不多的武將都交給孫傳庭來掌控,也是可以放心的,沒有老孫頭加以遏制,秦兵的這些總兵們距離上房揭瓦就為期不遠了。
“朝廷一次下撥兩百萬兩銀子的以工代賑款項,專門用于陜茜各地的恢復生產,明年仍可達到如此金額。陜茜所有農業稅賦皆免,商稅按十稅一征收,糧價不得超過五兩一石,陜茜稅銀可自留一半,余下上繳戶部太倉。若有投機倒把、擅提糧價等違規之人,可由愛卿先行懲處,隨后上報即可,情節特別惡劣之徒,則可從重從嚴處理。賑濟糧食若是難以把控,可按人頭配給制供應,此其二。”
幺雞已經不打算從陜茜這地方收到多少銀子了,50%的商稅也就是意思意思罷了,大頭都可以給左懋第自行消化,想在陜茜這窮地方榨出點油水,那真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對于陜茜各地市場糧價高企的情況,必須加大管理力度,一旦糧價飛上天,老百姓拿著一兩銀子都買不到多少糧食,朝廷對陜茜的統治也就基本上算是歇菜了。
陜茜商人干的那些事情與隔壁同行相差無幾,寧可百姓活活餓死,也要拼命囤積,最后被流寇連家財帶糧食一并收入囊中,缺德與腦殘程度大致相當。
“關中與檸夏兩地河流較多,灌溉充沛,依然可以續種麥子。其他極度缺水的地方,最近幾年還會持續干旱,再種五谷恐收成無幾,必須改種其他作物,比如土豆和地瓜。這兩種作物不但耐旱,而且耗水量低,種植簡單,養護便捷,最重要的是產量較高。據本宮從仙界得來的情報,貧地每畝可產土豆一石左右,良田可到兩三石。若陜茜可自給自足大半,加之朝廷的調撥,糧食缺口悉數補上,則珉心大定,流寇之患便可順勢根除,此其三。”
后世土豆畝產大約一噸左右,考慮到種子類型、灌溉降雨、耕作方法、施肥效果等因素,取其產量的五分之一還是比較容易實現的,能得到旱澇保收的每畝一石土豆,當地百姓都得樂瘋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息烽县|
延安市|
荆门市|
安丘市|
炉霍县|
兴文县|
东城区|
方山县|
江孜县|
建宁县|
平陆县|
秦皇岛市|
高清|
汕头市|
萨迦县|
来凤县|
云霄县|
肃北|
蒲江县|
洛阳市|
靖州|
呼和浩特市|
苗栗市|
望谟县|
广平县|
方正县|
磐安县|
唐河县|
鹤壁市|
辽阳市|
亳州市|
南召县|
那曲县|
达拉特旗|
会泽县|
马公市|
凤山市|
拜城县|
肥东县|
吴堡县|
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