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高人老宋-《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某太子非常重視醫院建設,一來是要防患于未然,以醫院為基礎,科學系統地大規模培養專業醫師,然后派駐到各地,從而遏制住畿輔周邊地區的瘟疫,避免發生原來的悲劇。
二來便是救治傷員,降低因為戰斗導致的減員數量,往后在重裝防護的情況下,王師士兵遭遇重傷的可能性是比較低的,所患的輕傷只要及時得到有效救治,便可迅速康復。
除了東宮衛隊之外,能上戰場對陣辮子的明軍各部幾乎都是由老兵所組成,這些人無疑是抵擋皇太雞大軍的主力,絕對不能指望一群連血都沒見過的新兵蛋子打勝仗。
某太子認為只要各部沒有發生成建制的投降或者大規模的傷亡,在糧餉充足的情況下,即使吃了敗仗也能迅速重整旗鼓,集結起來,以利再戰。
擁有龐大疆土且立國兩百余年的大懟朝即使被甩鍋爹折騰地快要散架子了,也絕非關外的辮子團伙可比,仍然具備強大的戰爭潛力。
根據《大明會典》記載,明朝的鋼鐵產量在巔峰時高達一千八百多萬斤,是唐代的近九倍、南宋的八倍多、元朝的三倍以上。
較大的私營冶鐵工廠以南方居多,所以在北方遭受頻繁的戰亂與災變之時,大懟朝的鋼鐵產量其實并未受到嚴重影響。
由于采用了本時代最為先進的活塞式鼓風機,加之有規模效應,最大的瓶爐最高可以日產生鐵五六千斤之多。
京城兵工廠制造火炮所用的精鐵是從廣崠采購的,而打造鳥銃所用的精鐵則來自福健,這兩個地方出產的精鐵算是帝國里質量最為上乘的了。
然而大懟朝看似強大的工業能力并未幫助王師在遼東戰場上取得勝利,由于諸多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非但沒有收復失地,反而連吃敗仗,屢戰屢敗。
某太子所要做的最為重要的事情,就是將珉用工業產能轉化為軍事工業產能,將一些私營企業納入到戰時規劃里來,使之為朝廷效力,發揮自身更大的作用。
事到如今,距離辮子入關,滿打滿算也就剩五個月的時間,能否抵擋住皇太雞的這波平推還不得而知,某太子只能采取窮兵黷武的策略,竭盡所能地厲兵秣馬。
親自指揮作戰,尤其是野戰,就算能力足夠,自己這小身板也扛不住風吹雨淋,搞不好就變成“正德大弟”了。
還是緊抓后勤這塊,做好幕后工作更為明智一些,給前線將士們搞好福利是比較容易的,這樣至少能夠避免饑寒交迫,不戰自亂的情況。
后勤分為三部分,一是醫療救治,二是糧餉籌備,三是運輸供給。
醫院與銀兩這方面,某太子是可以自力更生的,而糧食與運輸則要倚仗鄭老屁的海上力量才能實現。
從南方通過漕運送來的糧食也就夠畿輔周邊的百姓吃,要想供給十數萬作戰部隊的高速消耗,便于要從兩廣乃至南洋來采購糧食了。
走海運的話,至少要比陸路運輸節省兩成以上的消耗,運輸五十萬石糧食,便可節省近十萬石,這是絕對不可忽視的部分。
某太子用高官厚祿來拉攏鄭老屁,目的之一便是為了保障糧食供給,通過以往的經驗來看,只要前線各部不斷糧,就會繼續作戰。
辮子得到了太子監國的消息之后,今冬必會入關劫掠,甚至在入秋時分便會提前南下,一來就是小半年。
某太子就必須得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戰斗準備,軍餉已經籌措完畢了,兵器正在趕制,目前的缺口就是糧食這塊了。
明軍有了充足的糧餉,憑借堅固的城池來據守,皇太雞想要吃掉畿輔周邊的一大坨也要掂量掂量。
沒錯!
就是一大坨!
根據某太子與兵部以及薊鎮總督閻應元的商議,在秋季之前,順天府的兵力將大部分收縮到京城、天金、保定、真定、滄州、延慶等據點來防守。
主動放棄廣袤的郊野,集中兵力來防御諸多戰略節點,這樣的戰術雖然有些折損顏面,可總比打野戰被辮子全殲了要強得多,那樣就是顏面盡失了。
守軍最大的一坨無疑在京城這里,總兵力近十萬,包括三萬勇衛營、三萬東宮衛隊、一萬廠衛,以及劉光祚、高杰、許定國所部的一萬余人。
除此之外,猛如虎部六千人馬駐防延慶,史可法的漕運部隊守備通州,曹變蛟所部在遵化,周邊縣鄉大概還能組織起來不下一萬團練。
皇太雞想一鼓作氣吃下京城,那可真是需要一副好牙口才行呢……
這是一個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年代,某太子也想看看在迫擊炮的彈雨轟擊下,號稱所向披靡的“大清王師”到底有多抗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舟曲县|
洪雅县|
七台河市|
江西省|
邵武市|
安化县|
南阳市|
光山县|
安陆市|
长泰县|
门头沟区|
敦煌市|
阜平县|
宝山区|
商丘市|
惠安县|
张家口市|
百色市|
阳新县|
柳林县|
天等县|
甘南县|
越西县|
油尖旺区|
桐梓县|
休宁县|
留坝县|
保康县|
安新县|
扎囊县|
无锡市|
潼南县|
隆林|
武城县|
遵义县|
汝城县|
枞阳县|
虹口区|
新干县|
江陵县|
如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