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44章:交換俘虜-《明末黑太子》


    第(2/3)頁

    守軍也信守承諾,沒有輕舉妄動,就是在靜靜地看著城外的賊兵打掃戰場,既然他們不是來攻城的,大家也沒必要節外生枝,多此一舉。

    在第一階段得到了較為理想的結果之后,八大王便同意守軍提出的下一步計劃,將以谷城縣令阮之鈿、巡按御史林銘球、僉事監軍張大經為首的谷城官吏都押到了陣前。

    先換將領,再換校尉,后換士卒,這是三個具體步驟,將領數量最好,最容易控制交換過程,這樣才能確保王尚禮等人能夠安全的換回本陣。

    對面也派出了一股數十人的隊伍,將王尚禮及兩個副手從城內押到了護城河外,開始“三換三”游戲。

    襄陽知府王承曾與副將楊世恩就躲在垛口后面偷眼觀瞧,他們之所以出招,一來是要拖延張逆的攻城時間,二來也是要弄清谷城那邊到底發生了什么狀況。

    只有親口詢問谷城縣令阮之鈿等人,才能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再者說,若是洪少保所統領的大軍仍舊停留在谷城,那便說明并未得到張逆叛軍的去向。

    能夠利用這些俘獲的叛軍士卒來拖住張逆,便可為大軍回援爭取到半天乃至一天的時間了,估計從之前飛騎送信到現在已經過去一晝夜時間了,不知道洪少保是否已然揮師南下了。

    好在之前沒有殺掉這些賊兵,不然眼下就沒有可讓張逆上鉤的魚餌了,“此魚”甚是狡猾,一旦脫鉤便難以再釣上來了,故而王承曾與楊世恩運作起來都非常小心謹慎。

    雙方各出一名校尉與九名士卒,押送麾下的俘虜走至大約一百步的距離,然后由校尉帶著三名士卒與三名俘虜前進至二十步的距離。

    兩邊先行看清對面押來的俘虜的相貌,確定無誤之后,便逐個開始更換。由于最后換的人員最多,故而都沒有對對面伺機動手的意思,只是十分警惕的加以防范,僅此而已。

    換完之后便各自歸陣,開始進行下一批的交換,過程倒是頗為順利,并沒有出現突發事件,只是對八大王來說,尚有一個問題……

    “大帥,我軍俘獲的谷城官吏與家眷總數不足三百人,而官軍俘獲我軍士卒有千人之多,換到最后,我軍已無俘虜可換,豈不吃虧?”

    左軍師潘獨鱉已經預見到了最后的情況,便提前提醒八大王,一定要早做準備才行。

    “那以左軍師之見呢?”

    張獻忠也想到了這個問題,只不過還沒有說出來,也沒什么好辦法。

    “莫不如將附近百姓抓來湊數!”

    潘獨鱉認為此舉只是權宜之計,也不殺他們,只是抓來應付換俘之事,對他們并無危險可言,而且萬一在城外被炮火所傷便不好了。

    “哈哈哈哈……如此甚好!便依左軍師所言!”

    張獻忠不會介意抓人湊數的辦法,只要能換回自己的精兵就行了,用什么來兌換倒是其次。

    在城內,襄陽知府王承曾總算見到了自己的下屬——谷城縣令阮之鈿,急忙詢問起這些天來發生的事情。

    “說來慚愧,總兵陳洪范不戰而逃,下官和林侍御、張僉事只得與其副將馬廷寶、徐起祚一并御敵,然而賊軍勢大,我等寡不敵眾,而后馬廷寶、徐起祚相繼投敵,我等便淪為……唉!”

    阮之鈿本想舍生取義,可是賊軍根本就不給他這個機會,捆得跟個粽子似的,等到進山之后才被解開。

    由于自己的家眷也被賊軍押解隨行,阮之鈿見到全家如此悲慘,不忍拋棄他們單獨自盡,便只得灰頭土臉的跟著賊軍翻山越嶺了。

    曾經與阮之鈿同為監下囚的巡按御史林銘球見狀,便好言勸慰道:“明府不必自責,我等已然竭盡全力,留得有用之身,便是要告知太守來龍去脈,之后便可為朝廷盡忠了!”

    林銘球讓人拿來一張地圖,將自己所能記住的賊軍進兵路線都畫了出來,阮之鈿也努力回憶這段經歷,做了一些的補充,算是將賊軍這些天的做所作為都呈現在了眾人面前。

    襄陽知府王承曾看著地圖上的路徑,皺著眉頭地評述:“原來如此,張逆倒是狡猾非常,若非有爾等在賊軍之中臥薪嘗膽,我等守軍還蒙在鼓里,如此一來,速將此圖派水師戰艦送給洪少保,定可對其有所幫助!三位一路辛苦,無須妄自菲薄,只是形勢所迫。在下不才,定會向洪少保說明實情,向朝廷為三位解釋原委?!?

    王承曾是不會片面的相信三個人的一面之詞的,但有一個佐證,那便是總兵唐通,唐通所部可是剛剛在山里全軍覆沒,而姜名武是在半路上遇到唐通的。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芮城县| 和龙市| 双峰县| 任丘市| 马山县| 衡阳市| 新晃| 蓬安县| 十堰市| 宜春市| 浏阳市| 鹿邑县| 西充县| 秦皇岛市| 郧西县| 枣强县| 大同市| 正镶白旗| 刚察县| 北票市| 白水县| 武宣县| 临沂市| 临武县| 周至县| 肇源县| 施甸县| 当涂县| 伊宁县| 南部县| 阳东县| 泸西县| 深州市| 濮阳县| 巴塘县| 平山县| 喀喇| 郯城县| 博乐市| 都江堰市|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