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交換俘虜-《明末黑太子》
第(3/3)頁
根據(jù)地圖上林銘球標注的賊軍進兵路線,以及三個人的口述,與唐通之前的遭遇有驚人的重合,這說明唐通所言多半是真的,他們三人的陳述也有很大的可取之處。
如若洪少保揮軍回援,將在谷城那邊的所見所聞填補進來的話,那便可以將整件事的發(fā)展脈路充實起來,可以直接證實五個人的證詞了。
張逆就在城外,五個人也沒必要聯(lián)手作假,尤其是通過換俘得來的三位文官,其家眷能夠在谷城全城百姓皆被賊軍屠戮的情況下得以保全確系疑點。
可賊軍一時半會還攻不進襄陽城,只是派遣三位文官細作入城的話,并不能起到任何軍事作用。
尤其是熊文燦被洪承疇梟首之后,襄陽知府王承曾可是在本地最高的長官,直接聽命于湖廣巡撫方孔炤。
張獻忠若是覺得自己派來的三個細作能夠在言語上影響到王承曾,只有兩種可能,要么他是一廂情愿,要么王承曾是個沒有主見的廢物。
王承曾能力不敢說有多強,可是之前還與上司方孔炤一道上書朝廷,要對張獻忠所部采取雷霆手段,可見王承曾也認為張獻忠是詐降,不可不防。
對于被賊軍俘虜過的官員所提供的言辭,即使他們都是自己的下屬,王承曾也是不敢輕易完全相信的,他們的陳述內容多半只能作為自己的參考依據(jù)。
只能在了解了大致情況之后,再派人先將他們安置在城內的一處宅院里,好生看管起來,等到洪少保或者方孔炤到來,再行處置。
對待這些人,王承曾可不想對待姜名武與唐通,因為這兩位總兵雖然叩城之時也很狼狽,可好歹沒有被賊軍俘虜,至少王承曾是沒看到那般情景。
雖然開始王承曾與楊世恩對二人對很是懷疑,但很快隨著王尚禮帶著他的冒牌官軍人馬自投羅網(wǎng),便直接證明了二人的身份。
可以說是王尚禮用己部的千余馬卒洗清了姜名武與唐通身上的污點,沒有王尚禮所部,王承曾與楊世恩是無法放心大膽啟用這兩位總兵來守城的。
通過對姜名武所部人馬的暗中觀察,楊世恩發(fā)現(xiàn)其士卒雖然疲憊不堪,恨不得進城之后便倒頭大睡。
可是裝備的各種軍械,包括火銃、弓箭、長刀俱在,士卒身上也沒有拼殺過的傷痕,全然不像是戰(zhàn)敗被俘之后的模樣。
既然印信、軍械加之賊軍這三樣都能證明其身份,王承曾與楊世恩便不會對兩位總兵繼續(xù)加以懷疑了。
而且通過審訊王尚禮,他們也提前獲悉了賊軍將會采取里應外合的辦法來偷襲襄陽,之后守軍便將計就計,一舉聚殲了劉進忠所部人馬。
換回來的官員倒是可以為王承曾與楊世恩答疑解惑了,可是二人還有一個疑問。
既然張逆翻山越嶺前來偷襲襄陽,可如今襄陽城固若金湯,他派人渡江,這是虛晃一qiang,還是真有此打算呢?
渡江去進攻樊城,能否攻克倒是其次,這數(shù)萬賊兵沒有足夠的船只,僅憑數(shù)十艘小舟,加之官軍水師毫發(fā)無損,可以隨時出動攔截,賊軍又如何能夠順利渡江?
若按谷城官員所言,張獻忠進兵路線如此詭異,能瞞過才學過人的洪少保,怎能在襄陽城下初受挫敗,便變得愚鈍不堪了?
這是匪夷所思的!
王承曾與楊世恩是想不出其中的奧妙所在的。
但不管怎樣,襄陽城是必須得守住的,城外的張逆所部能拖多久便拖多久。
洪少保最好能趕在張逆意識到此城無法攻破,轉進他地之前便將此股賊軍聚殲在襄陽城外。
否則張逆這數(shù)萬人馬去往何地,都將會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晚除不如早除,王承曾與楊世恩都在望眼欲穿地盼著洪少保的大軍盡快回師……11...看書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藍色中文網(wǎng)”,即可第一時間找到本站哦。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德县|
宝应县|
桦南县|
深水埗区|
宜阳县|
靖州|
汉源县|
军事|
乳源|
长顺县|
社旗县|
临汾市|
滦平县|
白银市|
运城市|
祁连县|
买车|
南部县|
抚顺县|
南投市|
贵港市|
柯坪县|
突泉县|
大石桥市|
鄄城县|
陆川县|
新竹县|
渑池县|
温州市|
天镇县|
东方市|
河池市|
渭南市|
江安县|
阿克|
黄骅市|
延安市|
雅安市|
辛集市|
奇台县|
临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