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江畔阻擊-《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接下來的五天,傅宗龍經歷了人生中最為漫長的噩夢,攻陷大昌的賊軍迅速向西急進,先克開縣,后陷新寧,接著強渡通川江,僅耗時不足兩個時辰便占領達州。
官軍折損兵馬不下五千,三城被掠錢糧無計,由于賊軍需要迅速轉進,以甩開身后的追兵,所幸城內百姓并未遭到大規模的屠戮。
如此短的時間,便將偌大的夔州府從東到西徹底打穿了,讓傅宗龍大吃一驚,內心更是不寒而栗,若非有兩位同僚鼎力相助,單憑手里的川兵,根本無力對抗如此強悍的賊軍。
而后,賊軍先過果江,后渡巴江,繞過營山,打算在“鄧家渡”過嘉陵江,然后直取誠都東南方向最大軍事重鎮南充,得手之后便一路南下,力爭奪取鍾慶,再東進殺回湖廣。
如若該計劃得逞,將把泗川及湖廣的所有官軍兵馬把玩于鼓掌之間,而且由于川兵孱弱,不堪一擊,己方屢戰屢勝,士氣高漲,很多賊軍將領都希望再多逗留一會兒好撈些錢糧。
不過為首的羅汝才與張獻忠均認為洪承疇和孫傳庭的大軍就在身后窮追不舍,義軍已經連勝五陣,沒必要在這個時候貪得無厭,當須見好就收,否則將萬劫不復。
已經成了官軍細作的薛成才將義軍首領們商議的大致計劃遣人轉給了賀人龍,賀人龍等秦軍四總兵所轄皆為馬卒,且兵力不足五千,尚不具備與賊軍進行決戰的實力。
于是他們便將情報與東線的四總兵楊御藩、牟文綬、唐通、姜名武,以及川軍將領秦良玉和張令相商,經過反復權衡,最后決定在鄧家渡設伏。
由于攻城耗費時間頗多,讓在后方追趕的官軍有了反超,乃至在前方截擊賊軍的機會,實際雙方已經處于齊頭并進的位置。
而且官軍處于南側的“內圈”,只要賊軍按照計劃攻打南充,必然要比官軍多走些路程。
由于各地接連失守,負責追擊的諸多總兵官也意識到己方不能再“光追不打”了,追擊千里卻寸功未立,或有“養寇自重”之嫌了。
在與川軍會師之后,官軍也有了與賊軍一決勝負的實力,秦軍約四千馬卒,東軍約一萬一千,川軍兩部約三萬五千,總兵力達到五萬。
對面的賊軍,根據薛成才的了解,兵力最多不到兩萬,雙方兵力對比已達到兩倍半,官軍占有,且具有情報優勢,得到線報之后,南充守軍也加強了防御。
賊軍選擇在鄧家渡這里渡江,也是問過當地人的,嘉陵江流經此地時正好呈現出一個“幾”字灣,鄧家渡就是一塊水滴形的沖擊平原,或者說是三面環水的半島。
此段江水趨于平緩,而且水深不大,可供大軍快速橫渡,且南向不遠便是戰略重鎮南充,非常適合賊軍實施接下來的作戰計劃。
官軍搶先半天時間,在鄧家渡布陣,張令部的五千兵士戰力較弱,被安排在對岸的鄧家渡半島進行防御。
為防止賊軍在其探馬發現官軍在此設防之后,選擇轉戰他地,或者提前在上游渡江,秦軍的四千余馬卒也被部署在西岸,隨時準備擊殺在附近渡江之敵。
留在東岸作戰的是由秦良玉所指揮的三萬白桿軍和東線四總兵所部,總兵力四萬有余,相當于賊軍的兩倍,即使得不到秦軍馬隊的支援,自保也問題不大。
等到義軍大隊人馬于五月十三早上出現在鄧家渡東北方向位于對岸位置的燕子窩時,陡然發現面前出現了大量的官軍,貌似對方已經在此地恭候多時了。
想折回去已經不大可能了,身后的追兵已經大幅度縮短了與他們的距離,洪承疇派出的五千馬卒距離義軍負責斷后的部曲還不足十里。
在其身后便是由洪承疇、孫傳庭、傅宗龍所統率的九萬余官軍,正以漫山遍野之勢向義軍席卷而來。
“驢球蛋!這定然是有人泄漏機密!”
看到官軍嚴陣以待,似乎早有準備,“整十萬”黑云祥立刻意識到首領里面必然有叛徒,這個進兵計劃只有當時商議的首領知曉而已。
“哎?‘一條龍’呢?”
“掃地王”張一川陡然發現前來相會的首領里好像少個人,想了半晌,才對上號,原來沒見著“一條龍”。
“必然是他走路風聲!說不定早已成了官軍的細作!”
張文秀由此推斷出薛成才倒向官軍,起碼明面上的理由是很充分的。
“……速速派人去找!”
羅汝才面沉似水,在情況尚未核實之前,他也不好說什么,畢竟“一條龍”是他帶來的。
“報~!適才有人見到‘一條龍’帶著麾下士卒向東疾馳!”
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得令出去尋覓薛成才的手下便回來稟報了一個不那么利好的消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东县|
城步|
蒙城县|
虹口区|
荔波县|
互助|
文登市|
水富县|
景泰县|
庆安县|
桦甸市|
德安县|
东辽县|
灵寿县|
洪泽县|
安龙县|
泰州市|
睢宁县|
房产|
滁州市|
育儿|
白河县|
红原县|
商水县|
友谊县|
中卫市|
新郑市|
永定县|
肃宁县|
崇礼县|
洱源县|
胶州市|
永丰县|
土默特左旗|
舟曲县|
嵊泗县|
和平区|
新干县|
清远市|
沧源|
大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