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崇禎打靶-《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東虜士卒身披重甲,朕對此略有耳聞,不過我軍士卒亦披重甲,此甲重幾何?”
崇禎知道祖大壽經常報告說東虜披甲兵強悍無比,甚至達到箭矢無穿的地步,在王師士卒也如此這般之后,倒是有了些許抗衡的資本。
“全重約四十余斤!”
這算是最輕的版本了,再輕的話,那就防御力就要明顯降低了,這個版本可以保證士兵的頭部和軀干,以及大腿和大臂在近距離完全不懼辮子使用的清弓的施射。
“如此沉重,我軍士卒穿戴繁瑣不便,行動遲緩笨拙,又如何能夠進擊東虜?”
在崇禎看來,盔甲不但要堅固,而且要輕便,不能因為防御力而放棄了機動性,否則便是一群蠢笨的烏龜了。
“回稟父皇,當下我軍能在陣戰中取勝,已經是殊為不易的事情了,余下之事只能徐徐圖之!”
一上來陣地戰要打贏,運動戰也要打贏。
父皇!
你真是想多了!
本宮給士兵裝備如此沉重的盔甲的目的就在于,首先是讓辮子的弓箭射不穿盔甲,這樣既可以減少戰斗傷亡,又能增強己方士兵的自信心。
其次就是一旦出現狗腿子們紛紛怯戰的情況,有了這么沉重的盔甲在身,穿脫都不很方便,想從戰場逃跑都是件難事,這樣就降低了大規模崩潰的情況發生。
只要穿著這身行頭,最省力的辦法就是一直戳在戰場上不動,否則不論是前進還是后退,都能把人給累個半死。
辮子沖過來就是自投羅網,狗腿子們正好可以守株待兔,逮個正著,不撂倒千八百敵人,都對不起這身行頭。
此一時,彼一時,以前他們打得過不代俵現在也打得過,不信就過來試試好了,輸了的話,不光要留下辮子,還要留下頭皮!
“……”
崇禎聞言便沉著臉,對這樣的回答顯然很不滿意,但他也沒有甚子收拾東虜的好辦法,既然這逆子想要如此行事,那邊由著他好了,虧也虧北廷的銀子。
“父皇,只要我軍可以陣戰得勝,便能逐步扭轉局勢,慢慢將戰線向北推進,直至收復沈陽等地!”
打不贏陣戰就無法給錦州解圍,錦州一丟,壓力就直接砸到吳三桂的寧遠城那邊了,這孫子還不如祖大壽靠譜,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只怕情況將會變得更加惡劣。
所以東宮衛隊作為太子之師,短期內的目標就是陣地戰,以給錦州解圍為主要目的,而且不能出現大面積的人員傷亡。
某太子可不想耗費上百兩銀子訓練出來的士兵,一戰就掛掉一半,這么高的成本訓練出來的狗腿子,可不是這么一次性消耗品。
“……你自行處理便可!”
此法是否可行,還尚待觀察,崇禎也不好過早作出評價,萬一成功了,自己就要掉進這逆子事先布置好的陷阱里了。
吃過幾次虧之后,崇禎不得不謹小慎微起來,即便看不出里面的門道,也不會輕易發表自己的批評意見了。
“適才你說有了新式火槍,這又是何物?”
既然在盔甲上面占不到便宜,崇禎決定再看看這新槍,說不定能夠找到一些破綻。
“是兒臣仿自仙界的一種武器,無需安裝火繩,用燧石擊發即可開火,裝填效率可以提高一倍不止。之前我朝也有類似的武器,不過沒有這種燧發槍更為合適士卒們使用。”
“查爾維爾1777”式燧發滑膛槍那流線型的細長外表更像是一件藝術品,雖然大明的版本只有一米四長,但威力卻絲毫不遜于原版。
不帶刺刀,全重約十市斤,由于某太子不知道實戰情況如何,所以大口徑版本和小口徑版本都在同步生產。
目前最大的問題不是槍本事,而是產量太低,每天制造出來的合格產品只有五十支左右,照此速度制造,一年不過一萬八千余支而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长市|
洱源县|
武陟县|
榆中县|
于都县|
大宁县|
红原县|
开平市|
双辽市|
廊坊市|
新河县|
武威市|
宁都县|
泽普县|
咸宁市|
甘德县|
承德县|
南丰县|
勐海县|
金湖县|
屯昌县|
新龙县|
井研县|
武功县|
辉南县|
冀州市|
滕州市|
会东县|
藁城市|
丰宁|
古浪县|
玉溪市|
张家港市|
太湖县|
宿迁市|
佛坪县|
丰台区|
华池县|
郑州市|
宣武区|
渝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