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035章:良性循環-《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與老城不同,新城不但規劃合理,外觀別致,環境優美,還擁有整套下水系統,即使下雨天也不會出現穢物遍地橫流的情況。

    為了確保巡邏與管理,某新皇在規劃新城設計圖時,就要求除特殊建筑之外,將每個街區都設計成正方形。

    從高空俯瞰,新城就是由一堆小方塊與某些大方塊所組成的,對于強迫癥患者來說,這就算是人間仙境了……

    一類街道為雙向十車道,中間設有隔離帶,另設有自行車道與人行道,其寬度已經給城市未來發展預留的提升空間。

    二類街道也有雙向六車道,從目前估計,未來三五十年,甚至一百年,用來給一類街道疏導車流是毫無問題的。

    某新皇認為那時候還消滅不了辮子,自己就又要遭雷劈了。

    屆時由于沒有來自關外的隱患,整個京城就不再需要城墻了。

    各種建筑都可以建在城外,沒了城墻的限制,不論是地價還是占地面積,都會與現在有所不同。

    在新城投入使用之后,老城那邊已經積攢了足夠多財富的各種土豪,便跟著某新皇一并搬了進來。

    老城此前的房價是最高的,中城最低。

    現在新城搶走了頭把交椅,老城居中,中城依然墊底。

    住慣了四合院模式的明式宅院,突然到新城住小洋樓,很多土豪都感到不適應,甚至整夜都睡不著覺。

    但某新皇住在這里,包括大臣、將領、勛貴、商賈等,要想近水樓臺,就必須也跟著如此這般。

    新城里不是沒有四合院,只是皇帝都住了樓房,下面的人自然也會跟風買了這種房子,無非是再多花一份錢買四合院而已。

    對外,都宣稱自己迎合某新皇的推崇,并表示搬進新式樓房之后,實在是舒服得不得了,恨不得早點搬進來……

    包括薛國觀在內的很多臣子,不論是款款買房,還是分期貸款的,都感到些許不適應。

    但薛國觀為了貴為皇后的女兒,也為了自己首輔的位置,也要帶著全家搬到這邊來。

    軍機大臣們對此完全沒意見,這些年在軍機處體驗到的新奇事物數不勝數。

    能白住一座小樓,何樂而不為呢?

    低級別的官吏就沒這個待遇了,要么住宿舍,要么買新房,要么就還得住在老城,每天到新城來上班可是費了牛勁了。

    某新皇對此表示理解,畢竟還能推動北都的交通與早餐行業的發展嘛!

    官吏的月俸分流給從事此行業的窮苦百姓,本就是件大好事嘛。

    老城的房子降價,還能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或者鄉下人進城安家落戶。

    為了促進北都乃至整個畿輔地區的城市化,某新皇還讓下旨,只要能夠在城內全款買房,買房人便可自動獲得城市戶籍,拜托農戶戶籍。

    原先擁有的土地可以完全保留,在土地方面的收益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到了今年,小冰河時期所顯露出來的特殊氣候,在大明北方八隅已經變得很微弱了。

    這說明這種極端氣候基本進入尾聲了,很快便將結束。

    只要關內重新風調雨順起來,關外的皇太雞就算是與這個花花世界訣別了!

    困擾大明多年的天災總算是滾蛋了,也就意味著中原的流珉與流寇都無法立足了。

    就像天氣好轉,冰雪便會消融一樣。

    各地官府均報告了類似的情況,某新皇下派的巡檢人員也上報了幾乎相同的內容。

    在災民們可以自食其力之后,等于朝廷每年都可以節省大約五百萬兩的以工代賑資金。

    某新皇在北方八隅收取的農稅只有兩成,與商稅等同,地主的地租不得高于四成。

    余下四成就是留給佃戶的收入,不能讓佃戶們一年到頭白忙活,甚至出現虧本與欠債。

    經過朝廷與各省巡撫的不懈努力,地瓜與土豆這兩種耐悍作物總算得到了大面積種植。

    由于氣候轉好,降雨比以前更多,畝產也隨之得到了飆升,達到兩石以上。

    在戶部重新丈量土地,并套現了手頭所有的地契之后,朝廷的糧食歲入暴漲到了一千石以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树市| 宾阳县| 三门峡市| 武城县| 容城县| 东台市| 大庆市| 崇义县| 包头市| 宁安市| 房山区| 康乐县| 仁化县| 来凤县| 新和县| 舟曲县| 遂川县| 禹城市| 屯门区| 且末县| 汝南县| 阜康市| 伊春市| 海丰县| 安国市| 龙州县| 崇礼县| 夹江县| 探索| 夏津县| 安乡县| 育儿| 民和| 江山市| 鄂州市| 锦屏县| 喀什市| 乌鲁木齐市| 神农架林区| 佛山市| 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