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2章:一決勝負-《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奧地利境內雖然是以山地居多,但位于東部的維也納一帶則剛好是難得的平原地區。
多爾袞正是看中了這一點,加之己方擅于冬季作戰,才率領三十萬大軍南下。
此時,維也納城下的勤王大軍的兵力已經高達七十萬,是來犯之敵的兩倍。
奧軍并未得到了兵力上的增援,侯賽因只是獲得了約一萬騎兵、五百輛蒸汽坦克、三十六門重炮,以及數百門輕型火炮,加上大量糧草的援助。
好消息是,新一批的援助里包括一百挺機槍,使得侯賽因所部裝備的機槍總數上升到了兩百五十挺,而且都是沒怎么開過火的新槍。
預計年后還能獲得一百輛新式蒸汽坦克,以及上面搭載的一百挺機槍,不過似乎對面已經開始蠢蠢欲動了……
在與奧軍對峙了大半年之后,利奧波德再也無法忍受敵人再次將自己堵在家門口,這種行徑讓他感覺非常不好,而且使其顏面掃地。
作為整個歐洲唯一的皇帝,被兵力遠遜于己方的敵人圍困在自己的都城,這恐怕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更何況如果在兵力占優的維也納戰場無法取勝的話,那么給布拉迪斯拉發城解圍就更別提了。
維也納不光是神圣羅馬帝國的心臟,更是整個歐洲的心臟,絕對不能被該死的敵人給奪走。
為了神圣羅馬帝國的榮光,為了哈布斯堡家族的榮耀,為了整個歐洲的信念。
是役必須擊敗來犯之敵,取得一場值得后世銘記的勝利!
一直拖到十二月十五日,利奧波德才決定發動進攻。
這是考慮到奧軍難以適應寒冷的冬季,并且一旦擊潰敵人,己方騎兵便于追殺對方難以從戰場上逃走的步兵了。
冬季的平原上根本沒有多少植被,己方進攻受挫,還能回城,敵人要是失敗的話,那就只能向南敗逃了。
唯一的問題就是奧軍雖然沒有圍城,卻在己方營地周邊挖設了大量的戰壕,目的就是為了長期堅守。
跟布達佩斯那次相類似,只要聯軍想要出擊,就要面臨這種棘手問題。
侯賽因的策略就是戰略進攻,等抵達既定戰場,便開始戰術防御。
尤其是在聽過賈馬爾等人介紹上次在多瑙河西岸的戰斗之后,侯賽因就更加堅定地使用這種新戰術。
光壕溝就挖設了兩道,外側用來阻擋對方的戰車與騎兵的沖擊,內側的則作為己方步兵的庇護所和戰斗室。
可以說,除了衛生條件差一些之外,其他都還可以,尤其是能夠保命,這才是最重要的。
全軍擁有左輪步槍超過四萬支,光是這部分武器的火力就相當于此前的四十多萬騎步兵。
所以只是從表面實力上顯得奧軍弱于對方,實際雙方的火力比拼方面,奧軍反而占據相當大的優勢。
如果敵人不主動進攻,侯賽因也犯不上派兵過去,掩護步兵進攻也需要大量的彈藥。
在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還是以穩為主,絕對不能輕易犯錯。
作為全軍主帥,哪怕犯一個小錯誤,都可能導致數千人喪命。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不論自己還是利奧波德,一旦犯錯,其代價就絕對不止幾千條人命了……
十二月十五日一早,天空已經是灰蒙蒙一片,天空飄著紛繁落下的雪花,地面能見度降至不到一千英尺。
利奧波德等的就是這種天氣,不但可以掩護己方步兵進攻,還能讓敵軍的炮火優勢大打折扣。
鑒于上次煙霧彈還是有效的,此番利奧波德也讓安裝了迫擊炮的戰車攜帶了不少煙霧彈,可以邊走邊放。
夜襲已經不在考慮之列了,利奧波德征求過紹姆貝格等將領對于夜襲的看法,最終放棄了這種進攻方式。
如果不能取勝,尤其是半路被敵人給發現,那么所謂的夜襲實際上就是瞎打,而且還會讓士兵們白白送命。
白天能見度再差,也比夜間要好得多,便于己方指揮與組織士兵。
尤其是這次參與進攻的五十萬步兵都攜帶了完全可以抵御敵軍子彈的胸甲,還有大量戰車掩護,絕對不會再發生之前的情況了。
為了配合步兵進攻,聯軍一次出動了高達五千余輛戰車。
很大一部分是由四輪馬車改裝的,但前面加上了一塊鋼板,后面還有三層木板,已經完全可以抵御小型加農炮的直射了。
在普通步兵列裝了胸甲之后,負責一線沖鋒的士兵還配發了鐵皮盾牌,升級到了頂盾步兵,同時兼顧投彈。
由于兵力急劇膨脹,以至于加上外購與自產的火槍,步兵火力也只能做到勉強夠用而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阿县|
太保市|
客服|
婺源县|
龙游县|
临泉县|
怀仁县|
天水市|
桂平市|
河西区|
错那县|
忻城县|
航空|
祁阳县|
呼伦贝尔市|
惠东县|
滦南县|
安康市|
双辽市|
长阳|
繁昌县|
闽清县|
南投县|
富锦市|
龙里县|
大港区|
鞍山市|
商丘市|
巫溪县|
汉沽区|
保定市|
宿迁市|
博湖县|
松原市|
朔州市|
贡山|
滨州市|
苏尼特右旗|
砀山县|
普陀区|
乌拉特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