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章:仙藥典故-《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明帝國的北都與法國巴黎在入夜之后都是燈火通明的情景,前者比后者更甚,路燈照亮一二類街道直至天明,而巴黎只有一類街道才會安裝路燈。
這主要是因為發電廠的裝機容量有限,只能勉強對城內的皇宮、官邸、娛樂場所供電,不會像北都一樣,白天與夜晚的差別并不算很大。
整個北都新城的住宅已經全都可以使用電燈照明,除非住戶或租戶想要省錢,才會使用油燈。
在明帝國,高級住宅的主人幾乎都已經放棄了油燈,用上了電燈,只有節衣縮食的窮苦人家才會別無他選。
窮苦也是相對的,北都城內的窮人其實比巴黎城內的窮人要富裕,起碼每家每戶都有至少一人擁有相對穩定的工作,不會讓全家挨餓。
外賓們幾乎很少看到本地人使用蠟燭的場面,玻璃罩式的油燈的價格早已低到讓尋常百姓買得起的地步。
在工業化煉油之后,煤油的價格比蠟燭還要低,一次買得多,還可以享受買贈或者折扣價,使得后者只能作為婚喪嫁娶的擺設而已。
柯爾貝羨慕北都發電廠的裝機容量,更羨慕明帝國本土就有儲量很大的油田。
不像法國本土,煤倒是不稀缺,但是發電機都要從明帝國就進口。
至于大油田就更別提了,想達到明帝國這種油燈普及程度,那就只能從奧斯曼那邊成船進口煤油。
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法國與奧斯曼帝國已經修好上百年了,雙方雖然各持己見,但總的來說,并不那么敵對。
現在向對方進口原油與成品油就方便多了,而且價格也不高,不會平白無故就被對方狠宰一頓。
在柯爾貝的建議下,路易十四早就批準在法國北部港口勒阿弗爾建立石油煉化工廠,然后通過塞納河,將成品油運抵巴黎。
南部的煉化工廠建在馬賽港,從本土油田開采出來的石油則可送往里昂。
不過三處煉化工廠的規模加起來,也不如天津那座,估計不到明帝國煉化總量的五分之一。
明帝國在每個沿海省份都建有一座巨型煉化工廠,用來供給本省所需的成品油。
在奧斯曼的科威特還建有兩座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煉化工廠,可以供給整個奧斯曼帝國的需求并用余量來出口。
除此之外,聽說在已經占據的巴林、卡塔爾與波斯之角也建有類似的工廠。
這種布局讓柯爾貝不禁感覺到決定未來全球國家排名的并不是煤和軍隊數量,而是石油和工業實力!
沒什么比同時擁有這兩樣東西更加可怕的存在了,湊巧明帝國就是這種狀態。
石油儲量位居全球第二!
石油開采與煉化能力位居全球第一!
工業水平與規模均居全球第一!
軍事工業水平與規模不但是全球第一,還把第二甩到了看不著的地方去了……
根據情報顯示,明帝國擁有至少二十座可以建造萬噸級鐵甲艦的船塢、一百座可以建造四千噸級鐵甲艦的船塢,大約三百個可以建造兩千噸及鐵甲艦的船塢。
這就意味著只要明帝國在五六年之內不被對方打敗,對方就要迎接超過三百艘鐵甲艦的圍攻了!
或者是從陸地進攻,根本不打海戰?
那可能比打海戰死的還要凄慘!
現在明帝國空軍已經同時擁有飛機與飛艇,陸軍裝備了第二代蒸汽坦克,步兵實現了全員換裝左輪步槍與彈匣式步槍的目標,同時還擁有至少三十萬重騎兵。
這種陸戰該怎么打?
恐怕沒有一位將領能夠保證戰勝擁有如此規模陸軍和先進武器裝備的明帝國,可能連打成平手都是一種奢望了……
如果覺得陸戰難以取勝,再回過頭來想要打贏海戰。
先得考慮如何戰勝擁有超過八十艘鐵甲艦的明帝國海軍!
聽說明帝國的皇帝還計劃用二十年時間,建成一支由一千艘鐵制商船組成的船隊。
一旦開戰,這些鐵制商船安裝上火炮和導彈,不就是鐵甲艦么?
這得有多可怕?
一千艘鐵甲艦!
光是想想那龐大的數量,就能讓敵人直接崩潰……
圖爾維爾現在都已經被刺激到郁悶,甚至自閉的程度了。
明帝國的艦隊強大到讓他嫉妒的地步,明帝國的子珉,也比法國同行富裕,至少衣食無憂。
沒什么比看到一個實力強大還在蒸蒸日上的帝國,更加讓圖爾維爾感到焦慮而又無奈的事情了。
重要的是,其皇帝不但懂軍事,而且懂經濟,使得明帝國越打越強,完全看不出因連年對外征伐導致入不敷出的破敗跡象。
聽大使說,即使這位皇帝的聲望近乎達到了頂點,成為了普通人祭拜的對象,仍然謙虛謹慎,并不居功自傲。
或許比起自家的陛下,這位皇帝唯一的缺點就是配偶數量太多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菏泽市|
南城县|
泰安市|
齐河县|
辽源市|
安泽县|
大荔县|
伊川县|
曲阜市|
台州市|
太仆寺旗|
清徐县|
凭祥市|
浑源县|
民权县|
汪清县|
澜沧|
克拉玛依市|
安义县|
山阴县|
南部县|
临高县|
台州市|
洛阳市|
孟连|
保德县|
宝丰县|
嘉鱼县|
巴楚县|
九寨沟县|
阿巴嘎旗|
沛县|
安阳市|
青海省|
聊城市|
赤壁市|
张掖市|
中西区|
和田市|
河源市|
沂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