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5章:躺贏時代-《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北線鐵路預計還有兩年能夠修到莫斯科,按照西歷計算就是一六八二年,過一年能修到斯莫棱斯克,預計在三年之內能連同波羅堡的港口。也就是說,在一六八五年之前,可以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線貫通。若是情況允許,朕還想把鐵路從莫斯科經布良斯克,修到黑海北岸的敖德薩去!”
這就意味著不但可以控制整個俄國,還能吃掉非著名糧倉——烏克蘭!
由于西征較為順利,昊菁皇帝已經想到未來自己可能面臨兩個選擇。
一是按照原計劃,將老窩搬到澳洲去。
尤其是東海岸,風景秀麗,氣候宜人,修座宮城,真是堪稱人間仙境。
澳洲西部的鐵礦儲量約為五百億噸,煤倒是不缺,唯缺石油,必須依賴蘇門答臘油田和中東的石油來輸血。
搬到澳洲就等于坐擁了兩洋優勢,還能縮短與位于南非的鄭家的距離,兩家聯手,就等于把大半個印度洋變成大明的內海了。
反過來,劣勢也很明顯,澳洲大陸過半土地干旱缺水,不缺水的地方也僅僅是和放牧,真正能夠耕種的土地比大明本土還少。
除非用升級版愚公移山,將東部的大分水嶺給炸了,讓暖濕氣流有向內陸流通的渠道,否則再過五百年,也還是眼下這個德行。
二是改變計劃,將老家挪到北邊去,占據整個北地。
原有的羅剎地盤,加上草原、中亞,新本土的面積不會少于兩千萬平方公里。
庫爾斯克、卡奇卡納爾、克里沃羅格這三座鐵礦的儲量之和便有九百億噸之巨,幾乎是澳洲的兩倍。
無非是品味低了一些,只有百分之三十六到四十六,澳洲鐵礦的品位達到百分之五十七。
北地雖然常年低溫,然而鮮卑利亞南部的帶狀地區其實都可以耕作,也完全不缺水。
重要的是有巨型油田,這是澳洲那邊完全不具備的,煤礦自然也不缺。
鐵、煤、油這三樣就是工業命脈,一應俱全就意味著可以長期支撐重工業的發展了。
只能二選一的話,若是發展海外貿易,澳洲更適合作為基地。
攀升重工業的話,那北地就是不二之選了,缺點就是缺少暖水港。
要是能將這兩塊大肥肉都吃到嘴里的話,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怕就怕未來東南亞的土著不斷發生叛亂,使得王師疲于應付,搬家到南地就吃了大虧了。
原本就地廣人稀的北地就完全不存在這個問題,安撫好那些放牧的,以后便可高枕無憂了。
“臣斗膽,陛下可是欲在鐵路完工之后,命王師繼續西進?”
方以智聽了大概之后,心里也就有所計較了,皇帝此前跟柯爾貝所言,不過是敷衍之詞罷了。
“眼下是這么個情況,不過說到具體情況,還要再看情況!”
十級明語就是如此“通俗易懂”!
“……”
“朕也說不好五年之后歐洲會變成何種模樣,當務之急還是要等鐵路修到莫斯科,讓西征將士盡快回家。待輪換部隊就位之后,我大明便可以坐山觀虎斗了。東虜不是喜歡肆虐歐陸嘛,那就讓其恣意妄為好了,等打得差不多了,王師便可從中漁利了。若此時王師主動出擊,恐怕會引起歐陸諸國的警惕,可謂得不償失!”
在辮子跟奧斯曼、神羅等對手打得兩敗俱傷之前,昊菁皇帝是不會輕易讓王師過去摻和的。
打仗多費錢啊!
尤其是打短期內看不到多少回報的戰爭,那是非常不理智的行為!
老子不是隋煬帝,你就是主動邀請我參戰,老子都要考慮再三!
只有一種戰爭可以拍腦袋決定,那就是海盜一樣,搶了就跑的!
揭暄與鄭廣英最喜歡干這種事了,時間短,見效快,艦隊與朝廷都能收入頗豐。
算起來,距離第一次遠征北美,已經過去二十年時間了,真是物是人非啊!
“陛下高瞻遠矚!”
方以智的意思也是再等等,等到歐陸戰事水落石出再說。
這下皇帝開了金口,他就不用天天揣摩圣意了。
“這次等柯爾貝回去,路易十四聽說威廉三世一次拿到了十艘三級鐵甲艦,肯定心里不平衡!”
你讓我在北美問題上不滿意,我就讓你在吉野上面難受,公平合理!
要不是看在當年黎塞留同意出兵,派蒂雷納幫助自己打辮子的份上。
昊菁皇帝還會加倍報復,直接跟法國翻臉還不至于。
完全可以在荷蘭身上做文章,表示可以接受定遠的預定就行了……
跟在賭桌上一樣,老子籌碼多,拖都能拖死你,你跟還是不跟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西县|
体育|
通州区|
北海市|
九龙城区|
莱阳市|
五原县|
福清市|
泽库县|
三江|
曲麻莱县|
财经|
饶平县|
林西县|
五大连池市|
华池县|
吉木乃县|
聂荣县|
弥渡县|
磐石市|
疏附县|
麟游县|
苗栗县|
施秉县|
阜宁县|
淳安县|
贵溪市|
浏阳市|
萍乡市|
万安县|
青浦区|
吉林市|
长春市|
海林市|
博湖县|
会东县|
永安市|
乌鲁木齐县|
玉屏|
威远县|
万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