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7章:直接照抄-《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昊菁四十一年(1684),由于大型鐵甲艦成了盟友眼中的香餑餑,使得大明帝國為了確保自身的海權優勢地位,不得不開啟了最為龐大的追加造艦計劃。
已經開始實施的第九批次造價計劃(1682-1688),包括一艘布呂歇爾試驗艦、一艘俾斯麥航母試驗艦、八艘俾斯麥、八艘定遠、十八艘吉野、六艘來遠、八艘致遠、三艘定遠補給艦、三艘定遠醫療艦。
在追加建造第一批二十艘吉野的基礎上,再行追加俾斯麥與定遠各八艘,預計建造時間為七年。
其中將有四艘四級鐵甲艦在完工后交付荷蘭海軍,有兩艘五級鐵甲艦和兩艘四級鐵甲艦交付法國海軍。
加上賣給倭國、奧斯曼、新印加帝國的三艘四級鐵甲艦,第二次追加造艦計劃就基本可以抵消此前大規模外銷對大明海軍所帶來的實力削弱了。
同時對第十批次(1688-1695)造艦計劃進行適當修整,大幅度提高主力艦的建造數量。
從原來的二十八艘,提高到三十六艘,即布呂歇爾、俾斯麥、定遠各十二艘。
僅僅是第九批次第二追加計劃,總額便高達一億四千萬銀幣。
好在建造時間長達七年,所用物料可以提前準備,平均每年僅需兩千萬。
加上此前開始實施的兩個造艦計劃,總額年均不到六千萬,對財務上的壓力并不太大。
前期可以用查抄奸商得來的一億三千萬銀幣頂一陣子,等把其資產逐步套現,還能到手三億銀幣左右,這就等于充抵了整個第九批次的造艦計劃的支出了。
昊菁皇帝還得感謝奸商們犧牲小我,進而成就大明的龐大造艦計劃……
波洛與鄭芝龍都在從各地的地盤上,將各種礦石與半成品源源不斷運往大明,易卜拉欣和車在震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
大明本土的諸多港口積壓了大量的外國土特產,然而只有蓬萊、青島、天津、廈門、泉州這五處港口建有鐵路。
廈門與泉州的鐵路還是區域性質的,僅僅做到了彼此互通。
想要讓各種進口貨兌現其自身價值,首先要做的就是物流運輸。
只有將這些貨物運到需要它們的工廠或公司去,才能實現加工與銷售。
像從暹羅進口的冰凍虎皮蝦,擠壓在冷庫里不但沒價值,還會倒搭電費。
鄭芝龍上貢的象牙、牛角、獸皮、寶石,除了后邸貴人們的既定數量之外,其他都被昊菁皇帝下令送到千奇百貨商店銷售。
除了甩鍋爹、漂亮親媽、皇嫂張嫣,以及甩鍋爹的一群妃子之外,昊菁皇帝的妻妾只能每人領取一枚寶石,用以打造項鏈。
其他首飾就沒這個必要了,做成戒指的話,打麻將的時候還礙事……
昊菁皇帝的手上只有跟皇后薛婉晴與皇貴妃劉喜兒結婚時佩戴的戒指,脖子上掛著鑲有六枚寶石的項鏈,寓意寇白門等六個側妃。
其他妃子就沒這個資格了,昊菁皇帝也不想把自己打扮得跟個賣珠寶的客商似的。
在自己的后邸炫富,被某肥宅弟弟和弟妹們看到,那就太尷尬了!
老婆們覺得首飾少,沒有安全感,那就把自己的存折拿出來,天天看都可以。
薛婉晴與劉喜兒的存折上各有三千萬,其他六女的存折也均有兩千萬,余下的兩千萬是一家人的生活費和流動資金。
戶部尚欠昊菁皇帝一億銀幣,另有兩億左右的銀幣算是全家的投資基金,所持項目的每年分紅總額可達兩千萬。
先娶的三十三只小姐姐和后娶的六十六只小姐姐,都可以獲得每人每年一萬銀幣的生活費。
若是覺得在后邸沒啥意思,打算另攀高枝的話,可以一次領取六萬銀幣的安家費,也算是封口費,以后不得向任何人透露后邸的事情。
昊菁皇帝賬面上的錢就這么多,新增的礦山才是總資產里的大頭。
澳洲的鐵礦,中亞和唐努烏梁海的金礦,跟鄭芝龍在南非挖礦,加起來總價值有兩百億銀幣。
還有專屬于昊菁皇帝的上百萬奴隸礦工,在糧食處于低價的時候,養活這些奴隸礦工并不費力。
昊菁皇帝買糧也不需要支付現金,只要用旗下工廠出產的新奇商品跟于松屹這樣的糧商去換購就行了。
對方是很樂意如此交易的,因為至今為止,大批量采購新奇商品扔需要排隊,這就等于直接插隊了,而且是插到最前面。
同樣,昊菁皇帝也鼓勵港口的商人們去跟外商們易貨,不但能夠節省物流時間,還能降低港口的庫存。
特別歡迎外商們購買糧食,不論是未加工的,還是餅干、掛面、方便面,只要愿意易貨,便可以一律綠燈。
鄭芝龍就用四百船的礦石和半成品金屬,換取了兩百船的壓縮餅干和方便面,返航的時候還攜帶了三百船的新奇商品。
此番還帶走了大約三萬福建老鄉,大部分乘坐蒸汽鐵制商船前往南非。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伦春自治旗|
清原|
龙州县|
湘乡市|
拜城县|
砀山县|
上蔡县|
马公市|
扎兰屯市|
甘洛县|
塔河县|
遂平县|
樟树市|
莱西市|
湘乡市|
新郑市|
东兴市|
台安县|
武义县|
宁远县|
太和县|
米林县|
万山特区|
中宁县|
且末县|
定远县|
崇文区|
罗甸县|
永新县|
靖州|
云浮市|
灵璧县|
宣汉县|
通化县|
施秉县|
富裕县|
密云县|
济源市|
霸州市|
维西|
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