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6章:時代脈搏-《明末黑太子》
第(3/3)頁
盡管是個明帝國下屬的藩國,可在國際事務(wù)交往里,能掌握話語權(quán)的只有一個詞——實力!
沒實力,別說張嘴說話,你就是連放屁的資格都沒有,有屁也得憋回去!
有實力,別說張嘴說話,你就是在公開場合放屁,大家還會紛紛點頭,覺得真香!
這就是叢林法則,朱慈烺現(xiàn)在就是全球霸主。
之前奧古斯塔不服,現(xiàn)在好了,國王變城主了!
東歐霸主波立在一個月之內(nèi)就蕩然無存了,被從地圖上徹底抹掉了。
全球霸主分完地盤再分汽車,相信也不會有人不認同。
不認同不要緊,朱慈烺也不會發(fā)兵滅了你。
不喜歡咱的汽車,那您就繼續(xù)去騎馬好啦!
北都新城的主干道比老城要寬得多,在修建之初,有人還對此頗有微詞,認為實在是多此一舉,浪費銀兩。
如今,這種超前的設(shè)計的優(yōu)勢就體現(xiàn)出來了,機動車與自行車完全都跑得開,井水不犯河水。
照搬老城那邊的話,如今估計每天早晚高峰就得被堵得跟沙丁魚罐頭一樣可笑了。
新都(鄂木斯克)那邊,主干道是雙向二十車道,而且是機動車道,不算自行車道。
朱慈烺就是要直接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未來三百年都無須拓寬主干道了。
眼下北都的汽車保有量超過二十萬輛,平均每五十人就擁有一輛汽車。
這并未意味著尋常百姓都買得起汽車了,而是由于北都的衙門和本土企業(yè)很多,使館與外企也很多的緣故。
很多將領(lǐng)與富紳們,特別是草原躺贏團伙,也都在北都定居,這些人每家至少有一輛汽車,有的更是有十幾輛。
除了挖礦之外,賣的最好的汽車不是轎車,也不是越野車,而是能拉人又能拉貨的小輕卡,又稱皮卡。
這種四開門的車能坐五個人,貨廂能裝半噸貨物,售價僅為一千銀幣,一經(jīng)上市就成了市場上的香
餑餑。
載重一噸的輕卡已經(jīng)漲到了一千五百銀幣,不過很多家庭都用不了那么大的載重量,還是皮卡更實惠。
做小生意的,譬如雜貨店、肉鋪、早餐店的老板,都喜歡買這種車。
缺點不是車輛本身,而是求購的人實在太多,從下定金到拿到車,需要等兩年以上。
卡車廠需要遵從禮部的命令,將熱銷產(chǎn)品優(yōu)先出口創(chuàng)匯,然后再滿足兵部的采購訂單,最后才是面對百姓銷售。
原因很簡單,出口價格遠高于內(nèi)銷,兵部又是汽車廠的大客戶,一次下的訂單就高達上萬輛之多。
在這種情況下,便誕生了搖號買車法。
凡是下定金的車主,每個季度都有一次參加搖號的機會。
跟彩票一樣,只要搖出你自己的號碼,你就算是直接獲得了領(lǐng)取新車的資格了。
凡是搖到號碼之人,一個個都是激動萬分的模樣,慶幸自己運氣上佳。
至于其他人,可以繼續(xù)騎自行車,或者坐公交。
一二類街道都有公交線路,每十五分鐘就有一班車路過,已經(jīng)與后世別無二致了。
早晚上下班高峰也早已出現(xiàn)了擠公交的熱鬧景象,可是把小偷們高興壞了……
若是擁有仙力的話,上班路途又在城內(nèi),路況很好,路途不算很遠,那么騎自行車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根據(jù)統(tǒng)計,迄今為止大明的工廠已經(jīng)生產(chǎn)了不下一億輛自行車。
在北都這種地方,自行車可是比汽車要多得多。
那些裝修工人,一般都騎自行車上班,因為便于攜帶各自的工具。
自行車進入新城也是暢通無阻的,新城依然執(zhí)行之前的命令。
只有機動車與自行車可以進入,嚴禁隨走隨拉的牲畜車輛入內(nèi)。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丘县|
崇文区|
陈巴尔虎旗|
漠河县|
济宁市|
苍溪县|
丹寨县|
安西县|
灵寿县|
镇康县|
津市市|
柘城县|
梅河口市|
上虞市|
浪卡子县|
重庆市|
宜城市|
红安县|
九台市|
韩城市|
扶绥县|
苏尼特左旗|
拉萨市|
鹰潭市|
霍林郭勒市|
紫金县|
武清区|
遂宁市|
贡山|
四会市|
南宫市|
鹤岗市|
牙克石市|
贵溪市|
安达市|
黎城县|
德令哈市|
杭锦旗|
连平县|
墨竹工卡县|
乌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