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320章:環球視察-《明末黑太子》


    第(3/3)頁

    福建人首選的落腳點就是西地,因為鄭氏父子是他們的老鄉,也是帶頭人。

    當初大家就是這么跟著去東番的,跟著鄭氏父子準沒錯。

    廣東人的首選目的地是呂宋,呂宋以南的那些島,包括婆羅洲,則歸諸多藩王以及某些將領所有,藩國的子珉及將領的老鄉都會到那邊去定居。

    南地、北地、東地這三大塊地皮,自始至終都是朝廷下令強行遷移,以人口密集的中原地區優先。

    人口密集就意味著當地人均耕地極少,哪怕不處在小冰河時期,有個干旱洪澇,就得殃及數十萬甚至上百萬人。

    留著大片待開荒的地盤不去,朝廷哪怕有一堆存糧,朱慈烺也不會同意讓窮苦百姓繼續窩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茍活。

    山東與南直隸百姓的遷移方向就是去東地,山西與北直隸的百姓則去北地定居,陜西的百姓則是去西域以西。

    浙江與江西的百姓去南地,湖廣與四川的百姓可以愛去哪都行,不指定落腳點,但必須遵從朝廷的命令。

    關外的牧珉也可以任選落腳點,反正都是放牧,去哪里都有足夠大的地方供其飼養牲畜。

    結束峰會之后,昊菁皇帝在翌年便啟程開始首次環球視察海外屬地。

    之前只是搭乘火車去過了北地,如今要全世界轉一圈。

    第一站是泡菜,第二站是倭國,隨后從北地藩國經北極海峽去往東地。

    這次朱慈烺首次訪問泡菜,是第二次訪問倭國,北地的諸多藩國也是頭一次過去看看。

    四月初從天津啟程,每個地方的訪問時間約為三天。

    換成以前,在風帆時代,在南邊耽誤太久,走北太平洋航線就得被凍僵了。

    如今是鐵甲艦的時代了,室內有空調來調節溫度,旅途就舒適許多了。

    鐵甲艦的航速比風帆艦船快不少,也能大幅度地節省航行時間。

    朱慈烺的坐艦是一艘七級戰列艦(國王),沒有使用八級戰列艦,就是不想耽誤海軍熟悉該級戰列艦的時間。

    七級戰列艦理論上也足夠用了,同行的還有四艘同型戰列艦,以及八艘六級巡洋艦和八艘五級巡洋艦,沒有五級以下的鐵甲艦。

    余下都是順便去往航線各地的商船,憑借這二十艘萬噸級鐵甲艦,也足以保證船隊以及朱慈烺本人的安全了。

    隨行的只有皇太妃劉喜兒以及跟著皇次子朱祥圳去東地的一堆皇子的生母,其他后妃,包括皇后薛婉晴在內,都留在北都。

    等品嘗過崇國聞名遐邇的帝王蟹以及諸多海鮮之后,吃飽喝足的一行人在補給過后,便重新踏上旅程。

    之前在諸多藩國,朱慈烺也帶去了不少土特產,    以示慰問當地子珉。

    北地各藩國的建設情況大致相似,都城一般也就只有數十萬人而已。

    相當于本土的縣城人口,不過在嚴寒之地,達到如此地步已經難能可貴了。

    好在當地百姓衣食無憂,商人也會定期乘船前來交易。

    由于礦產、漁業、林業等方面的資源十分充沛,當地百姓的生活也不比本土差多少。

    在北地諸多藩國之中,人口最多且能挖礦的周國的實力最強,有硫磺與海捕支撐的崇國的經濟最好。

    雖然跟泡菜或者倭國無法相提并論,但諸多藩王能夠自己的地皮,可以隨心所欲地自在生活,也就知足常樂了。

    為了照顧藩王,朱慈烺也早就允許藩王及其家眷,在征得對方同意之后,可以去南地藩國避寒半年。

    如此一來,北地的缺點對藩王們來說,幾乎就不復存在了。

    等抵達大東帝國,在灣區見到張天寶之子張天恩,朱慈烺倒是感慨頗多。

    當年他爺爺就是自己放過來攪和的,如今總算是可以孫承爺業了……

    大明也無疑吞并他的大東帝國,該帝國的土地實在不如南邊。

    待了一天,朱慈烺就去了臨近的長灘視察。

    這里已經發展成一座人口超過五十萬的大城市,算是東地第一大城市了。

    長灘要塞并未被拆除,城市則是在附近的地皮上興建起來的。

    軍港就在要塞旁邊,珉用港口則是依托城市,兩邊互不干擾。

    “朕來了!朕看見了!朕要曬太陽了!”

    看到沙灘、美女、棕櫚樹,這就是朱慈烺有感而發的內容。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田县| 溆浦县| 新野县| 南华县| 临江市| 齐河县| 陇西县| 紫阳县| 淳化县| 九寨沟县| 桃江县| 佳木斯市| 义马市| 永登县| 河南省| 大荔县| 浦东新区| 张家口市| 称多县| 安徽省| 茶陵县| 日喀则市| 桂东县| 谢通门县| 静海县| 犍为县| 灵台县| 麻栗坡县| 油尖旺区| 界首市| 平阴县| 原阳县| 南陵县| 商丘市| 永川市| 柳江县| 巴中市| 清新县| 夏河县| 安宁市| 大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