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8章:落下帷幕-《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
第二次布拉格空戰,大明帝國空軍以損失(包括返回機場報銷的部分)二十二架“大力神”轟炸機、九十八架“黑腳信天翁”戰斗機。
總計一百二十架作戰飛機的代價,擊落了約五百架敵機。
己方損失數量比第一次有所下降(一百四十架),戰果數量也略微減少,總體上還是保持了一如既往的作戰水準。
考慮到損失的都是雙發重型戰斗機或者四發重型轟炸機,而對付則是清一色的單引擎輕型戰斗機。
神圣羅馬帝國倒是不算虧,無非是兩次空戰便打光了上千架戰機,以及一次損失這么多飛行員,短時間內難以補充到位,多少會讓其吃不消。
對方敗得如此之慘,其實也在情理之中,因為大明空軍集中了三個航空隊投入了西線戰場。
空軍得最大作戰單位為航空隊,或稱航空軍。
每支航空隊下轄若干大隊,包括戰斗機、轟炸機、運輸機、直升機等機種的大隊,算是混合編制的單位。
至少包括三個戰斗機大隊,每個大隊都下轄三個戰斗機中隊,均編有二十四架“黑腳信天翁”戰斗機。
一般為了保證妥善率與出勤率,還會配備二十八架備用機,使整個戰斗機大隊的可用戰機數量達到一百架。
空軍按照帝國的地域,給各航空隊劃分自己的防區。
第一航空隊負責本土北方,包括草原地區和整個東北。
第二航空隊負責本土南方,現包括交趾省,與第一航空隊以秦嶺與淮河為界。
第三航空隊負責西域,包括中亞全境,西至里海。
第四航空隊負責鮮卑利亞,防區陸地范圍最大。
第五航空隊負責呂宋群島、大巽他群島(東印度群島)、馬來半島、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海洋防區范圍最大。
第六航空隊負責西部總督區,向東與第四航空隊以烏拉爾山為界,向西的巡邏空域包括波羅的海北部的哥得蘭島。
第七航空隊負責東地美州,包括墨西哥及以北地區。
第八航空隊負責墨西哥以南,包括整個明屬南美。
第九航空隊負責南地澳州全境,包括南部的塔斯馬尼島。
駐美州與澳州的大明王師三軍,仍舊歸昊菁皇帝直接統轄。
管理澳州的長子朱祥堂與管理美州的次子朱祥圳,都可以組建隸屬于自己指揮的準軍事組織警備隊與預備役部隊。
警備隊是維護當地治安的武裝力量,非必要情況,多半并不會作為大明王師的野戰主力參加重大戰役。
當然也編有海、陸、空三個軍種,但武器裝備的性能會比正規軍地一些,因為其作戰強度也達不到正規軍的標準。
主要體現在轟炸機、重型坦克、主力艦等方面,像戰斗機、直升機、輕型坦克、千噸級護衛艦等裝備還都一應俱全。
除了九大航空隊之外,空軍在中東(卡塔爾、巴林、波斯之角)、地中海(克里特島)、北海(設德蘭群島)、非洲(馬達加斯加、塞舌爾群島)、南亞(錫蘭、馬爾代夫、查戈斯群島)還設有若干個直轄的混合聯隊。
聯隊編制比大隊要大,也是機種混編的作戰單位,算是縮小版的航空隊。
但由于其防區規模或重要性的緣故,就沒必要再設立航空隊,以聯隊代為管理。
此次軍事行動,便以第六航空隊為主,抽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這五個航空隊的部分兵力前往歐洲助戰,由于都是精英飛行員,故而可謂是群英薈萃。
神圣羅馬帝國空軍打不過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換成其他國家的空軍,也得收獲兩次慘敗。
可以說實力得到加強的第六航空隊已經具備了抗衡大半個歐洲國家的聯合空軍部隊的實力了。
對方能組織起一支規模達到上萬架“信天翁”戰斗機的部隊,或許還能與第六航空隊掰一掰手腕。
在眼下,神圣羅馬帝國空軍就顯然得甘拜下風了,因為麾下得大部分戰斗機都已經打光,變成碎片或殘骸了。
得到報告的約瑟夫皇儲現在才意識到明帝國得可怕之處,有點懊惱自己此前的武斷決定了。
第一次布拉格空戰發生在五月十六日,第二次布拉格空戰發生在五月二十八日。
在這兩次空戰之前,明帝國的機群仍舊對布拉格實施了五次大規模轟炸。
而在第二次空戰之后的一周之內,對方依然對該城轟炸了三次。
即便是約瑟夫皇儲不太清楚明帝國空軍的損失情況,也能通過如此頻繁的轟炸猜到對方的大致實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宣县|
琼海市|
突泉县|
正定县|
大余县|
正镶白旗|
调兵山市|
民丰县|
沽源县|
平凉市|
合江县|
桐乡市|
南投市|
读书|
岚皋县|
鲁甸县|
巢湖市|
昭觉县|
郴州市|
温泉县|
岳普湖县|
如皋市|
外汇|
招远市|
武乡县|
大竹县|
黎城县|
聊城市|
彭水|
金山区|
广汉市|
西畴县|
法库县|
绥化市|
黔江区|
阜阳市|
丽水市|
重庆市|
长宁区|
万年县|
宁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