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1章:比誰更傻-《明末黑太子》
第(1/3)頁
開戰不到一個月,印加遠征軍就抵達了波斯東南部的戰場。
不同于鄭成功,波洛不但派出了艦隊,還調集了一支規模不小的地面部隊。
鄭成功獲得了新地盤,還要按死各地蠢蠢欲動的土著部落,忙著打治安戰。
也就沒有派地面部隊參加針對波斯的軍事行動,印加帝國的情況則不同。
印加人本身就是南美土著,是當地人口的大多數。
對波洛來說,白人才是要小心提防的對象。
在解決了拉普拉塔地區出現的大禮包之后,印加帝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恢復如初。
印加軍隊也只能以打擊走俬為主,真正可以鍛煉隊伍的行動屈指可數。
整個南美只有三個國家,除了印加就是明帝國與荷蘭。
明帝國是印加帝國的盟友,荷蘭在南美屬地的面積又非常小,等于來自外界的軍事威脅幾乎為零。
波洛想要保證印加軍隊的戰斗力,就只能派兵遠征海外,跟前幾次追隨明軍出征一模一樣。
這也是無奈之舉,因為在長時間無仗可打的情況下,印加軍隊的戰斗力會持續下滑……
這次波洛派出了由一個特戰旅、三個陸戰旅、六個步兵旅所組成的遠征軍,規模已經不算小了。
如有必要,還可以追加一倍,甚至兩倍的兵力,這樣總比全都窩在本土,混吃等死要好得多。
遠征軍的薪水與武器由印加方面承擔,所需的部分彈藥、食品、藥品等物資則由明帝國提供。
譬如9毫米子彈、5.56毫米子彈、7.62毫米子彈、155毫米炮彈,明帝國都可以敞開供應。
通過是役的實戰,印加軍隊順便也能考察一下盟友提供的諸多輕武器與配套彈藥是否符合己方的使用習慣。
波洛通過阿根廷大禮包可以召喚出fn-mag7.62毫米通用機槍、fal突擊步槍(7.62*51毫米全威力子彈)、far-83a突擊步槍(5.56*45毫米子彈)、fmk-3沖鋒槍(外形類似于烏茲)、短銃為“雷霆”-9型等輕武器。
但是沒有彈藥生產線,這些槍支打個百十來發子彈就變成燒火棍了。
就算有足夠多的子彈,如若槍支的某些零部件損壞,就只能從其他同型號的槍上拆。
還不如從明帝國引進全套先進的槍支和彈藥生產線,往后便可以高枕無憂了……
對揭暄來說,印加遠征軍來不來無所謂,重要的是印加艦隊的到來,的確增加了己方封鎖波斯灣出口以東水域的能力。
加上法國海軍,等于讓波斯海軍失去了在阿拉伯海北部水域繼續作戰的能力。
印加遠征軍的平均戰斗力遜于大明海軍陸戰隊,只有特戰旅的戰斗力高于己方。
但這十個旅的部隊用來防守已經奪取的沿海城市還是沒太大問題的,背靠己方艦隊,根本不怕波斯軍隊的大舉反攻。
揭暄其實很希望看到對方可以發動大規模的反攻,這樣就可以降低己方地面部隊深入腹地作戰的幾率,同時縮短己方的補給線長度。
雙方都是老熟人,波洛也非常放心地將印加遠征軍的指揮權交給揭暄,后者可是世界聞名的常勝將軍。
與其擔心遠征軍遭到重創,倒不如想想如何才能讓揭暄吃敗仗……
這位常勝將軍打過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國人、丹麥人、那不勒斯人、羅馬人,對方無一例外,都成了他的手下敗將。
在海上與沿海地區,幾乎沒人可以擊敗揭暄,而且由于艦隊的存在,讓他們占到大便宜的機會也微乎其微。
大明海軍的第一個目標已經完成,那就是打掉波斯海軍的銳氣,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將對方鎖在波斯灣這個大魚缸里。
之后就是甕中捉鱉了,不過這只鱉還有一定的戰斗力,并不會輕易繳械投降,還得好好敲打一番才能得手。
侯賽因判斷朱慈烺在阿富汗戰場至少投入了五十個旅,又派了至少二十個旅來進攻本土的東北部。
在阿富汗的波斯守軍有十個旅,侯賽因又動員了六十個旅的土著部隊,應該可以拖住明軍的進攻。
本土東北部有三道防線,守軍兵力達到六十五個旅,在火力與兵力上均強于對方,而且還能獲得持續的增援。
在東南沿海地區,明軍主要依靠十個旅左右的陸戰隊,在次要戰場投入的兵力倒是不多,不過對方規模龐大的艦隊的確讓侯賽因比較頭疼。
波斯海軍此前發動了一次大規模進攻,海軍方面認為至少擊沉了對方兩艘航母、一艘戰列艦、四艘巡洋艦、十五艘驅逐艦、二十四艘護衛艦,以及超過一百艘商船。
按照上報的戰果來判斷,應該算是一次輝煌勝利了,完全值得嘉獎。
但對方非但沒有收兵撤退,反而直接撲向波斯東南部的海岸線,并且實施了大規模登陸。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枞阳县|
昆明市|
磐石市|
祁阳县|
广南县|
德钦县|
衡东县|
安溪县|
平安县|
简阳市|
鄢陵县|
宁波市|
阿拉善盟|
南漳县|
红河县|
吉林省|
恩平市|
张家口市|
济宁市|
农安县|
太和县|
秀山|
庆城县|
大厂|
永清县|
贵溪市|
元谋县|
涿州市|
丹阳市|
铜鼓县|
肇庆市|
黄平县|
涞水县|
旅游|
长宁区|
鲁山县|
大方县|
静海县|
五华县|
绍兴县|
五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