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605架F-15J、504架F-2A、578架F-35A、198架F-35B型戰(zhàn)斗機以千機編隊的方式向聯(lián)軍艦隊發(fā)動了決死突擊。
聯(lián)軍艦隊里也就「巴贊」級驅逐艦還算具備遠程防空能力,包括「光榮」級巡洋艦在內,大部分護航艦艇都沒辦法阻敵于上百海里之外。
「光榮」級巡洋艦不是沒有遠程防空導彈,而是像F-35A這樣的五代機的隱身能力已經大幅度超過了其艦載雷達的探測能力。
搜索高空來襲的F-15J還算不錯,勉強能看到F-2A,對于F-35A,「光榮」級以及大部分作戰(zhàn)艦艇都是睜眼瞎。
射程400公里的AS-3空射型反艦導彈在很遠的距離就可以發(fā)射,而NS就要湊近了才能打出去。
這就出現(xiàn)了時間差,導致無法形成最佳的飽和攻擊狀態(tài)。
一千多枚AS-3反艦導彈對任何艦隊來說都是巨大的威脅,聯(lián)軍艦隊也不例外。
但是作為艦隊主帥的黃廷此前就將部署在克里特島上的十多套防空系統(tǒng)和上百門高炮當作艦隊的擋箭牌。
聯(lián)軍艦隊就躲在島的西北角,對方的反艦導彈想要打到自己,必須得繞個圈子才行。
但是要實施短兵相接的拼刺刀戰(zhàn)術,那就不能再用這招了,艦隊必須全都沖上去。
隸屬于大明海軍的有18艘航母、6艘兩棲攻擊艦、6艘巡洋艦、60艘驅逐艦、72艘護衛(wèi)艦、72艘常規(guī)潛艇、33艘登陸艦、66艘補給艦。
奧斯曼方面則出動了4艘航母、5輛兩棲攻擊艦、8艘戰(zhàn)列艦、13艘巡洋艦、29艘驅逐艦、34艘護衛(wèi)艦、63艘導彈艇、18艘常規(guī)潛艇、121艘登陸艦、15艘補給艦。
易卜拉辛也想出動更多得作戰(zhàn)艦艇來一雪前恥,怎奈之前有不少戰(zhàn)艦都變成了水族館,除了在港口里維修得之外,基本上都被調出來參戰(zhàn)了。
與大衛(wèi)得狗腿子長期廝殺,就讓奧斯曼海軍損失了不少,之后倭軍又突然不請自來,兩項相加,易卜拉辛可是頭疼了好一陣子。
這下總算是老朋友出面可以給自己找回場子了,戰(zhàn)后還得再買一批性能先進的作戰(zhàn)艦艇,不過這是后話了……
埃及作為連接歐亞非三大洲的戰(zhàn)略要地,對奧斯曼帝國來說自然是無比重要的,丟失兩河流域都不如眼下火燒眉毛來的嚴重。
而埃及除了運河之外,也就是種棉花以及服務業(yè)還算可以,實際上的稅收是遜于有大量油氣資源的省份的。
在奧斯曼帝國的版圖里,歐洲部分的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塞爾維亞、黑塞哥維納、阿爾巴尼亞、馬其頓、保加利亞、瓦拉基亞、摩爾達維亞、特蘭西瓦尼亞、匈牙利、多瑙河也就是前奧地利。
這些地方加起來,都不如內志與外志(沙特)對帝國的貢獻大,那里出產輕質石油,而且遍地都是自噴井,產油成本極其低廉,探明儲量還特別巨大。
石油與成品油是帝國的頭號產業(yè),也是主要外匯來源,奧斯曼帝國的國力能夠突飛猛進,正在逐步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大部分功勞都歸功于石油的開采與冶煉。
最重要的是,歐洲地區(qū)的諸多省份的原住珉各不相同,管理起來無比麻煩,當?shù)啬軌蜃越o自足,不讓帝國倒貼,易卜拉辛就可以謝天謝地了。
為了以防萬一,易卜拉辛將支柱產業(yè),譬如航空、造船、汽車、機械、電子等產業(yè),主要放在安納托利亞,也就是小亞細亞半島的中西部地區(qū),這里是帝國的心臟地帶。
冶金與化工這種嚴重依賴資源開采的行業(yè),才會放在其他地方,不過
當?shù)厥杖氲拇箢^也要上交國庫。
想要利用行業(yè)利潤來實現(xiàn)武裝地方私人兵馬的企圖,都會遭到帝國上下的一致彈壓。
因為這是大家的蛋糕,唯有當?shù)赝林荒苷即箢^,給他們喝點湯就是恩賜了。
這么做一點都不過分,沒有蘇丹陛下的英明神武,那些土著還在放牧茍活呢!
尤其是泛巴爾干地區(qū)出現(xiàn)了大叛亂之后,易卜拉辛越發(fā)覺得自己此前采納老朋友的建議是無比明智的決定,否則這次就要損失慘重了。
不過以軍此前猛攻開塞利地區(qū),也將易卜拉辛嚇得不輕,在帝國損失了三十萬大軍之后,方才遏止住了對方的攻擊勢頭。
看到波斯戰(zhàn)場上的明軍節(jié)節(jié)勝利,正在快速擠壓敵人的生存空間,易卜拉辛以為很快盟友就可以與己方夾擊以軍。
萬萬沒想到埃及居然在這個時候失守了,好在老朋友提出了一攬子解決方案,算是給自己兜底了。
只不過這種兜底也是相對的,不是朱慈烺不夠意思,而是戰(zhàn)場情況瞬息萬變,己方艦隊也不是無敵模式。
到了挨打的時候,即使全力還手也躲不掉戰(zhàn)斗損失,眼下就是這種情況。
即使聯(lián)軍艦隊防空火力齊開,拼命阻擊來襲導彈,最終仍然有一百多枚漏網之魚突破了最后一道防空網,鉆了進來。
聯(lián)軍艦隊頓時有五艘航母、六艘戰(zhàn)列艦、九艘巡洋艦以及五十多艘驅逐艦和護衛(wèi)艦被擊中。
等于艦隊在短時間內便損失了將近五分之一的戰(zhàn)斗力,而且倭軍的攻擊應該不止這一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