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0章:同歸于盡-《明末黑太子》
第(2/3)頁
由于AS-3空射型反艦導彈的戰斗部重量并不大,噸位大的還可以硬挺,噸位小的護衛艦只挨了一發便被炸成兩截了。
除非印加海軍與鄭成功的艦隊可以迅速馳援,大幅度增強聯軍艦隊的防空能力,否則這種飽和式襲擊是防不勝防的。
挨打也沒轍,只能盡可能地加速前進,四百公里的距離,在二十五節的航速下,不到九個小時就能跑完。
在此之前,艦隊已經擊落了超過五百架敵機,但某尊師臨行前吩咐過黃廷,拼掉倭軍艦隊才算是大功一件。
戰機這種玩意在戰艦面前只能算是低端消耗品,畢竟戰艦可以四處亂竄,一旦讓其進入大西洋,后果難以想象,大部分不具備垂直起降能力的戰機沒有機場直接就廢了。
黃廷作為久經戰陣的老將也不是不近人情的主,命令艦隊上下只要中彈到了棄艦的地步,全員都要跳海逃生,無需與戰艦同沉。
這時候的海水完全不冷,只要穿上救生衣,攜帶了自衛武器,就算長時間泡在水里,即使碰見鯊魚也不用害怕。
地中海根本就是聯軍的地盤,最后都會將落水的將士們撈起來的,無非就是早早晚晚的事情而已。
現在就是這種情況,凡是中彈還能挺住的艦艇,都可無需繼續南下,在原地撈人就行了,艦隊主力必須繼續前進,絕不可以半途而廢。
能不能將此前的損失直接撈回來,就看這一錘子買賣了!
倭軍艦隊怕啥,咱就給它送去啥!
盡管已經進入導彈時代了,交戰距離達到了超視距的地步,可全球幾個大國海軍全都保留了相當數量的戰列艦。
一來這玩意的抗打擊能力極強,并不容易被摧毀,二來在改裝之后也能提供不錯的防空火力,三來還能掩護陸戰隊搶灘登陸。
只是大明海軍的主力艦隊都聚集在揭暄手里,現在被卡在蘇丹運河以南的紅海動彈不得。
奧斯曼海軍喜歡近戰,這是彰顯英雄氣概的行為,而且最重要的是,奧斯曼帝國的疆土都是連在一起的,沒有海外飛地。
這就
意味著近岸登陸支援是其海軍的主要訓練項目之一,基本上大部分戰列艦都被保留下來,這么做還能節省采購主力艦的費用。
想與倭軍近戰并不容易,很快對方的第二批次的打擊便驟然而至,來襲導彈的數量超過一千兩百枚。
NS為了裝進F-35的腹部彈艙里,體積自然要比外掛式的AS-3反艦導彈要小巧得多,威力與航程也就隨之下降了。
這種反艦導彈能否偷襲得手,多半得看F-35得突擊距離如何。
若是F-35沒等飛到發射NS的距離就被擊落,那NS就算是真正的胎死腹中了。
F-35是真正的隱身戰機,艦載雷達發現距離不會超過兩百公里。
所以倭軍F-35發射NS一般都可以在安全距離,除非……
黃廷之所以將所有艦載機,連同克里特島的航空兵部隊都放飛出去,就是為了給艦隊提前預警。
加上某尊師與某蘇丹派來的戰機,聯軍戰機總數超過兩千架,多余來襲的倭軍機群規模。
F-35的性能肯定好過雙方的絕大部分戰機,不過F-15J與F-2A顯然拖了前者的后腿。
聯軍的「臺風」、「陣風」、蘇-35、蘇-30打不過F-35,但收拾F-15J與F-2A還是妥妥的。
某尊師已經摸清了F-35的掛載情況,每架F-35只標配了兩枚AI-120和兩枚NS。
也就是空空導彈只有兩枚,打光了要么掉頭跑路,要么就只能用機炮進行格斗了。
光是四代機所掛載的遠程空空導彈,就夠F-15J與F-2A喝一壺的了……
實戰情況亦是如此,很多F-35沒等飛到發射NS的距離,就被對方發現。
執行反艦任務之前,先得進行一番空戰,打贏了才能繼續奉命行事。
倭軍此前也想這么干,可惜聯軍發射了太多的遠程巡航導彈。
這就意味著,聯軍機群可以在七八百公里,甚至一千公里外發射巡航導彈。
倭軍戰機想要攔截都很困難,因為數量不夠,作戰半徑也到了極限。
這可不是你想打,想打就能打到的……
即使如此,倭軍戰機還是取得不錯的戰績,擊落聯軍戰機超過兩百架,擊落轟炸機也有一百多架。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安区|
南郑县|
化隆|
石棉县|
大石桥市|
广安市|
正蓝旗|
鲁甸县|
汪清县|
望谟县|
陇南市|
齐齐哈尔市|
定陶县|
普安县|
璧山县|
普宁市|
衡南县|
黎川县|
彭水|
聂拉木县|
田阳县|
荔波县|
罗城|
醴陵市|
探索|
嘉鱼县|
开化县|
长垣县|
门头沟区|
尼玛县|
佛学|
加查县|
巴东县|
赣州市|
抚宁县|
白水县|
剑川县|
陆丰市|
乐亭县|
土默特左旗|
新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