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八月份,《科學文藝》如期發(fā)表了方明華的第二篇科幻《太陽浩劫》。 和第一篇《鄉(xiāng)村教師》不同,作者描寫了一個末世,太空、人類、人性、信仰、信念.在短短只有五萬字的篇幅里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一發(fā)表,就引起讀者一片贊譽,雜志銷量暴增。 “楊主編,最新統(tǒng)計這一期雜志銷量已經達到15萬冊,但依然不夠,各地新華書店紛紛來電要求進貨。”潭楷進來,一副喜形于色的樣子。 楊筱倒也鎮(zhèn)靜,回答道:“那就通知印刷廠繼續(xù)加印。” “我已經打電話給王廠長了,再加印10萬冊。” “那好,最近辛苦了喂,潭楷,讀者反饋意見怎么樣?” “非常好,特別是明華寫的那篇《太陽浩劫》,簡直就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杰作,讀者來信紛紛稱贊。”潭楷說著,頓了一下又說道: “而且更重要的是,最近一段時間投稿的數(shù)量和質量都有很大的提高!” 這讓楊筱喜形于色。 俗話說,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如果說方明華是將科幻從瀕死的邊緣拉回來的那個人,但想要科幻再次走向繁榮,不能僅僅靠他一人。 “楊主編,看看這篇。”潭楷從公文包里拿出一份稿件交給楊筱。 “看看這篇。” 《不要問我從哪里來》?” “繆士寫的?”楊筱看了有些驚訝。 “對,繆士!” 繆士可不是無名之輩,《文匯月刊》編輯,從七十年代末開始動筆寫科幻,《奇怪的潛水員》、《海底恐龍》等。 去年因為“清除污染運動”停筆,沒想到今年又開始創(chuàng)作了! “馬上安排發(fā)表在下個月的刊物上!”楊筱毫不猶豫說道。 “老”作家復出,這是好事啊。 當然,她更希望年輕作者加入,給科幻界注入新鮮血液。 她不知道的是,遠在千里之外的邯鄲,有一名叫劉詞欣的大學生已經寫了一個大長篇。 邯鄲,華北水利水電學院。 水電工程系81屆男生宿舍樓201宿舍,劉詞欣正默默看著默默看著自己寫的一份草稿。 《中國2185》。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