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還好,這些都在這個名單之內。
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內,23名評委會成員就是要閱讀這20本長篇,同時各自發表各自意見進行充分討論。
雖然看上去15天閱讀20部長篇時間緊迫,實際這些在座的成員大部分都已經閱讀過,現在只需要重點閱讀,同時傾聽別的委員對某本書的看法。
今天就《雍正皇帝》展開討論。
《雍正皇帝》是作家二月河創作的歷史系列,為“落霞三部曲”的第二部,該部共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別是《雍正皇帝·九王奪嫡》《雍正皇帝·雕弓天狼》《雍正皇帝·恨水東逝》。
現在發言的是《文藝理論與批評》副主編鄭伯農。
鄭伯農今年快60歲,是閩高官樂人,普通話里帶有濃厚的家鄉口音,如果不仔細聽都有點清不清楚。
“同志們,仔細看《雍正皇帝》這套書,我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歷史,它的優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鄭伯農戴著老花鏡,拿著一個筆記本念著:“一、寫法獨特,這本書寫法有些類似《《紅樓夢》,即不僅依靠主題、人物﹑情節結構等方面的生動,還依靠大量的繁密的日常生活細節的描寫。”
“二,將純文學的追求與通俗文學的手法結合起來,也是《雍正皇帝》的一個重要特點.”
“三、基于史實的敘寫,使對權力斗爭的描寫開拓了歷史創作的廣度和深度,而非過分迎合大眾的閱讀興趣所導致的“削平歷史文化深度的平面化消遣娛樂功能.”
鄭伯農的發言足足持續了十分鐘才結束,會議室里大家都開始低聲議論起來。
“明華,你覺得這本書怎么樣?”坐在方明華身邊的雷達低聲問道。
“我覺得鄭主編的發言很有道理。”方明華也沒有隱藏自己的觀點。
“這本既讓人們在宏大壯闊的歷史畫卷中看到了紛繁復雜的歷史事件和歷史斗爭,又讓人們在溫婉、細膩的風俗畫中感受到清新、樸實的歷史風土人情,而且人物塑造也相當不錯。”
“嗯,確實是。”雷達點點頭說道:
“當初讀書班成員們從一大堆書里看到《雍正皇帝》時,起初以為只是一部普通的通俗讀物,差點就扔到一邊,后來無意中翻閱才發現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相當有份量的長篇,就搶救回來了.喂,你說,這本書最終能不能獲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