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順帶著研發了40納米的封測技術,兩三個億都沒用上。
如今日月光只是一個工廠的封測技術授權,就要七億!
還要他們的員工嚴格管控,星逸科技的人不能接觸核心技術,防止技術泄密……
簡直是搞笑啊。
感情上7億買了一群祖宗?
要知道,7億,研發28納米的封測技術,都足夠了!
王逸都不知道對方的蜜汁自信,哪里來的。
難不成榨菜吃多了?
還是坐井觀天久了,蹲得腿麻了?
搞笑啊。
王逸擺了擺手:“張董,如果我們自己搞定封測技術呢?”
“你們自己搞定?”
“哈哈哈!”
張生仿佛聽到了天大的笑話:“王董,內地目前最高的邏輯芯片封測能力在55納米。你們的芯片是40納米,長電科技都沒有這么強大的封測技術。我不覺得,你們能搞定。”
“萬一呢?”王逸也不生氣,甚至想挖坑。
“萬一?沒有萬一。”
“如果有呢!”王逸笑說。
“這樣吧,王董,我們打個賭。”張生話鋒一轉:
“魔都封測廠18億賣給你,不,15億賣給你。半年內,你們搞定40納米封測技術,我認栽。若是搞不定,你得額外支付10億,引入我們的封測技術。并且不能引入其他企業的封測技術。”
“此外,魔都封測廠封測能力有限,后續星逸半導體多出的芯片封測訂單,都要交給我們日月光集團!”
聞言,王逸瞬間明白了張生的圖謀。
他就是打定主意,認為星逸半導體半年內搞不出40納米邏輯芯片的封測技術!
畢竟邏輯芯片不是存儲芯片,眼下長電科技等巨頭都沒搞定,何況星逸半導體這個門外漢了!
沒封測底蘊,沒封測技術積累,更不可能成功。
一旦失敗,需要額外支付十億,引入日月光的40納米封測技術。
還要把額外的所有封測訂單,全部交給日月光。
如此一來,日月光不僅能把15億的封測廠賣到25億的高價,還能直接拿下星逸半導體后續的所有封測訂單。
簡直一本萬利!
不得不說,對方的算計很好,很到位。
王逸都忍不住鼓掌。
但可惜,他們忽視了星逸半導體的實力,也高估了他們的技術壁壘。
40納米的封測技術而已,又不是28納米的封測技術。
星逸半導體早就搞定了啊!
胡老帶回來的那些技術大牛,王逸花了那么多錢養著,可不是白養的!
但表面上,王逸還是為難道:“半年太短了,你這是欺負我不懂技術啊!若是一年,我就賭!”
‘果然,星逸半導體沒信心搞定40納米邏輯芯片的封測。’
張生心中暗笑:“一年太長了,這樣吧,取個折中,八個月!”
“這……”王逸故作為難,一陣猶豫后才應道:“行吧!”
“王董爽快!”張生喜出望外,生怕王逸反悔,迅速讓人準備合同。
雙方確定無誤,直接簽約。
“好了,恭喜王董,今后魔都日月光封測廠就是你的了!”
“感謝張董割愛。”王逸也是心情大好。
15億就拿下了日月光魔都封測廠,真是太好了。
張董大善人。
要知道,幾年后,光封測廠的這塊地,都價值好幾個15億!
何況一個高端封測廠了。
至于所謂的對賭協議?
沒什么意義。
40納米的封測技術,王逸早就搞定了。
不過現在還不能公布,讓張生再高興一會,對未來多一些盼頭。
畢竟這么大的年紀,萬一一激動,扛不住那個打擊,進了ICU,那就好玩了……
簽約完畢,隨后就是正式交接。
王逸錢付得爽快,張生交接的也爽快。
僅僅兩天的時間,雙方就完成了全部交接。
至此,日月光魔都封測廠,正式被王逸全資收購。
“胡老,后面封裝測試的事,就交給你了。”
這一趟魔都之行,基本接近尾聲,王逸也得回帝都了。
“放心,董事長,簡秘書早已安排好了團隊來接管封測廠。還有我們的技術團隊,前些天就到了魔都,如今已經入駐封測廠調整設備,40納米封測,沒多久就能開啟封測。”
這支技術團隊,正是胡老帶來的精銳,也是研發出40納米封測技術的團隊。
“那就好!辛苦了。”
“不辛苦,都是我該干的!”胡老笑說:“如今M1晶圓廠,魔都封測廠都有了,是時候大干一場了!”
胡老意氣風發的樣子,神采奕奕,完全不像老年人。
王逸都懷疑,之前胡老離開臺積電,回大學教書,也不是他自愿的。
很可能是臺積電卸磨殺驢!
有才華的人,都有野心,都有魄力,都想干出一番事業。
若是不到萬不得已,誰愿意退居二線,去學校里教書?
一般來說,男人有兩種趣味,一種是肉體的滿足感。
另一種則是事業上的成就感。
前者,年輕時候比較旺盛,等到了一定年紀,就大打折扣,尤其是上了年紀,有心無力的時候,反而釣魚更有滿足感……
而后者,則可能跟一輩子,尤其是有能力的人,大都如此。
王逸都不相信,胡老在半導體領域叱咤風云一生,最后會愿意在大學里當個老師,安度余生。
這一點,胡老不愿意,梁老也不愿意。
但就看有沒有施展抱負的機會。
原本的胡老,離開臺積電后,就沒了這種機會,這輩子都只能蹉跎歲月。
可現在,被王逸請出山,投資上千億,打造四個晶圓廠。
收購日月光,拿下封測廠。
再加上星逸半導體的芯片研發部門,強勢崛起!
直接實現了芯片設計,芯片生產,芯片封測的全方位閉環!
然而這就完了?
沒有!
星逸科技還有手機業務,平板業務,電視業務,并且都做到行業領先,全球熱銷!
還實現了商用,銷售,創收的閉環!
這才是完整的商業模式。
跟著王逸,胡老所有的才華都能完全施展。
由于星逸半導體起步太晚,40納米處于追趕,28納米處于追趕,或許20納米也處于追趕。
但接下來的14納米,10納米,完全有希望彎道超車。
無他,打破20納米魔咒,做出14納米工藝的FinFET(鰭式場效應晶體管),就是胡老研發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