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滴淚水滑落……死不瞑目。 而播州之主楊漢英,也被一箭命中胸口,同樣死不瞑目。 我才十七啊,還來不及執掌播州大權啊,就要死了。 真的…好不甘心吶。 “你們…你們!”一個楊氏族老憤怒至極的指著陳羽,“你們竟然殺了播州之主!播州還有好幾萬大軍!還有遍布各地的楊氏族人!你們就是把我們都殺了,播州也不會歸順逆賊!你以為就靠這點叛兵,就能在播州翻天么!” 喬布笑道:“我等不是好殺之人,田氏母子倒行逆施,辱罵大梁天子,罪在不赦,這才鏟除他們。我等自知無法在播州久留,這就離開播州便是。你們大不了再選個主子。不過某要提醒你們,倘若爾等執意和大梁作對,大梁遲早會滅了播州。” 陳羽和喬布當然不能把他們都殺了。要是把他們都殺了,播州的權力中樞就沒了,六七萬大軍,一百多萬苗漢百姓就會失去控制,最后占便宜的只能是周邊土司和元廷。 “你們好自為之!千萬不要再和大梁作對!” 兩人扔下一句話,就趕緊帶著兵馬連夜離開,散入群山之中。 他們離開沒多久,大批播州兵馬就趕到了山上救援。 可是太遲了。 播州軍連夜追擊陳羽等人,大肆搜索,卻哪里還能搜的到?只能恨恨而歸。 八大將門謀逆,勾結偽梁發動政變,殺害播國公母子的消息,數天之內就傳遍播州,苗人漢人都被這個消息驚到了。 這可是從未有過的大事啊! 可要說苗漢百姓對田氏母子心生同情,那就是扯淡了。 這幾年,田氏母子為了享樂和討好元廷,橫征暴斂,賦稅更重。尤其是這次,田氏母子響應元廷起兵鎮壓反元起義,更是加重了苗漢百姓的負擔。 以至于苗人山寨中,頭人稅官一個月來收幾次稅。除了正式的糧稅布稅人頭稅之外,還有什么山獵捐,水漁捐,儺公捐,儺婆捐…亂七八糟一大堆,甚至民間嫁娶要收喜捐,死了人要收葬捐。 就問你服不服。 巧立名目,百般盤剝,敲骨吸髓。苗漢百姓一年辛苦所得,大部分都被拿走。 楊氏用這些錢養大量軍隊鎮壓反抗,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 除此之外,苗漢百姓還要無償服勞役。就連身家性命,也在楊氏掌握之中,任意處置。 無奴隸之名,有奴隸之實。 播州之主母子被殺,楊氏族人只能臨時推出族老楊成憲暫時監攝播州大權,迅速穩定突然動蕩的播州局勢,一邊商議推選新的播州之主。 可問題是,楊邦憲只有兩個兒子,長子楊漢明,也是曾經的世子,本來最有資格繼承播州宣慰使的位子。可楊漢明離開播州好幾年了,下落不明,生死不知。 剩下能立的,只能是楊邦憲的幾個侄子了。 正在這時,播州民間傳言大起,說只有大公子有資格繼位。大公子雖然不知道在哪,可說不定聽到消息會趕回播州。 大公子既然有可能回來,那這么倉促就立楊邦憲的侄子,就不太合適了。 這些言論,由不得楊氏族人不重視。 于是楊氏族人就宣布,一月之內大公子還不回,就只能在楊邦憲的一個侄子中挑選一位,繼承播國公的位置。 ………… 又是一個迷離的夜晚,婁山關下一個山寨吊腳樓中,楊漢明在呆呆枯坐油燈下,目中露出難以掩飾的傷感。 宗晝,喬布,陳羽等人正坐在對面,也都默然無語。 忽然,喬布站起來,對楊漢明深深長揖道:“縣馬,下令射殺楊漢英,是屬下的主意。不是屬下敢自作主張,而是倘若縣馬之弟不死,隱患太大,不利于縣馬掌握播州大權啊。不過,楊漢英終究是縣馬之弟。屬下殺了他,還請縣馬責罰。” 喬布本來答應不殺楊漢英的,可只是口頭答應,他不可能因為楊漢明心軟,就放楊漢英一條生路。 那太危險了。 楊漢明幽幽一嘆,“此事并不怪你。吾弟之死,只能怪他命數了。說起來,吾與漢英雖是兄弟,卻并無兄弟之情。” 楊漢英當年在田氏唆使下,一直和他爭奪世子之位,雖然小小年紀,卻沒少背后暗算自己,兩人當真沒有兄弟情分。 但楊漢英畢竟是他唯一的兄弟,血濃于水。這個唯一的弟弟被殺,他怎么可能無動于衷? “罷了。喬布,此事你也不必掛在心上,都是為了大事,為了大唐。這其中輕重,吾還是分的清。”楊漢明苦笑著說道。 就算責怪喬布又如何呢?人已經死了。何況喬布做的其實并沒有錯。 “謝縣馬寬恕!屬下慚愧…” 喬布再次行禮道。 他說慚愧,至于心里到底是不是慚愧,就不得而知了。 楊漢明不再想楊漢英的事,振作精神說道:“輿論起來了,日子也差不多了。按照計劃辦吧。” “諾!”眾人都露出笑容。 縣馬,終于可以露面了! 幾人正要商量,忽然樓梯上響起“叮叮叮…”的銀鈴之聲,緊接著一個女子略顯生澀的漢話傳來:“郎君,離離可以進來么?” 銀鈴聲悅耳,女子的聲音更悅耳。 楊漢明知道是寨主頭人的女兒離離,她應該是來送夜宵的。 “進來吧。”楊漢明說道。 門簾一開,一個戴著銀飾的女子,就小貓一樣從夜色中走入閣樓,她光著雪白的霜足,身上銀鈴輕響,眉眼彎彎,笑容猶如月光。 “郎君。”離離帶著青草的氣息進來,很恭敬的行了個禮,半蹲下來,“郎君想也餓了。這是糯米酒,這是糍粑……” 她放下食盒,取出一盤盤食物,“還有油炸竹蟲。”油炸竹蟲可是苗家招待貴客的佳肴。 楊漢明笑道:“替我謝過你阿爸。” 離離含笑退出,再次融入夜色中,留下一陣清脆的銀鈴聲。 這個寨子的頭人,是楊漢明當年的一個故人,很是可靠。楊漢明這段時間就藏在這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