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且就連宗晝都能看出來,本寨頭人想把女兒離離送給縣馬。但很顯然,縣馬并無此心。 喬布夾起一個油炸竹蟲放進嘴里,“嗯,想不到這油炸蟲子竟也這般美味,硬是要得。” 眾人秋夜飲酒,談笑間就決定了播州大事。 九月初四,就在田氏母子被殺后第九天,一個驚人的消息就傳出來。 “驚聞噩耗”的大公子楊漢明,已經匆匆從外地“趕回”播州。 奔喪來了! 這個消息立刻驚動了楊氏族人,可謂有人歡喜有人愁。當然,歡喜的人更多。 因為楊漢明本來就是世子,他繼承名位順理成章。他回來繼承播州之主的位子,當然最有利于播州的穩定。 楊氏族老們立刻打聽楊漢明的行蹤,主動派出隊伍,迎接楊漢明。 九月初五,楊氏族人以及大批官長,終于在永安驛見到了楊漢明。 他們發現,楊漢明不是一個人回來的,而是跟隨了很多兵馬。據說是得知大公子進入播州后,很多將領自動前去保護的。 楊漢明神色肅穆,腰間扎著孝帶,腳上穿著麻鞋,手持掛著紙錠的哭喪棒。 完全就是回來奔喪的架勢。 這個禮儀,挑不出毛病。 “漢明!你可是回來了!”族老之首楊成憲顫巍巍的上前,一把抓住楊漢明的手,激動無比的說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啊!” 族人紛紛向楊漢明見禮,楊漢明淚目說道:“漢明不孝,歸來晚矣!” 眾人簇擁著楊漢明回到闊別數年的龍巖山城,直接先到家廟請罪磕頭,接著就去停放田氏母子的靈堂哭靈。 第二天,楊漢明親自主持田氏母子的葬禮,將田氏母子葬入祖墳。 沒有任何人有資格與楊漢明競爭,也沒有任何人能阻擋楊漢明成為播州之主。 第三天,楊漢明齋戒,焚香之后,就在海龍堂接受龍虎將軍印、播州宣慰使之印、播國公印三大印,正式成為播州之主。 從此,播州宣慰司數州之地,百余萬屬民,六七萬兵馬,就正式歸屬為唐國縣馬少卿楊漢明。 楊漢明剛剛繼承播州宣慰使的位子,家臣就來通報,思州田氏來人了! 田夫人是田氏之女,楊漢英是田氏外甥。現在女兒和外甥全部慘死,田氏當然要來人吊唁。 除了吊唁,當然還有…興師問罪! ………… “君上,夫人,縣馬已于六日前,繼承播州宣慰使。一切順利!”李綿接到消息后第一時間來匯報。 “八家將門被廢,播州空出了很多官長官位。縣馬趁機安置了我們的人手。如今,縣馬已經初步掌控了播州軍政之權。不過…” 崔秀寧眉頭一皺,“不過什么?” 李織道:“不過田氏來人了。他們插手播州家務,說縣馬曾經是忤逆之子,沒有資格繼承名位。田氏說,楊漢英母子是死于蕭梁之手,哪個楊氏族人能替楊漢英母子報仇,才有資格繼承宣慰使。” “縣馬嚴詞拒絕,將田氏來人趕出播州。而且田氏還派人去江陵,向蕭隱興師問罪。” 田氏要是去認罪,蕭隱會不會否認楊漢英之死與他無關? 不會。 因為蕭梁的奸細暗諜組織“暗香會”,其實就是特察局湖廣分局,只是蕭隱懵然不知罷了。播州一出事,暗香會就對蕭隱匯報,他們鏟除了即將起兵攻梁的田夫人母子。 蕭隱聽了,連夸暗香會干的好。竟是稀里糊涂、高高興興的背了這個黑鍋。 所以,田氏一旦去江陵興師問罪,一定會得到蕭隱“大梁對此負責”的答案。 李洛問:“田氏有沒有和縣馬兵戎相見的可能?” 李織回答:“田氏已經在思州動員兵馬,征收糧草。但對付的是我大唐和蕭梁,應該不會對播州動手。” 李洛點點頭,“把這個消息傳回海東,告訴縣主,讓她放心。” 崔秀寧笑道:“不用了,李沅他們很快就來臨安了,消息送到海東,她估計已經到了臨安。” 李織匯報完退出,鄭思肖和林必舉又來求見。 “傳!” 李洛知道兩人必定是為稱王大典之事而來。 果然,兩人一見到李洛,就開門見山的提起稱王大典。 “君上,這大典諸事,皆已經布置妥當。只是有三件要事,遲遲難決,還請君上親斷。”鄭思肖說道。 “究是何事?”李洛隱隱猜到了一些。 鄭思肖肅然道:“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君上進位唐王,雖然未稱帝,卻是開基立業,位居華夏諸侯,按照禮制應該建立五廟。這五廟之始祖廟神主為誰?還有君上之高祖,曾祖,祖,父四大神主名諱皆不詳。此事還需君上裁決。” 李洛頓時犯了難,只能暫時繞開說道:“始祖尊誰,事關重大,容寡人好生思量一日,再回復鄭卿罷。嗯,還有兩件呢?” “第二件大事就是年號。”鄭思肖苦笑,“君上稱王,并非稱帝,按制不得取用年號。可我大唐并非他國臣屬,乃是實打實之獨立王國。就連當年向五代稱臣的吳越國和南吳國,也自有年號。是以,此事也需君上裁決。” 李洛想了想,搖頭道:“我大唐氣度,怎可與吳越、南吳相提并論?更不會與蕭隱一般。割據一隅,何以立年號?寡人一日不統一南國,一日不用年號。” 鄭思肖點頭:“善,君上真乃恢弘之主。那就暫時不用年號。” 林必舉道:“還有第三件事,君上進位唐王,而各部衙署品級未變,請君上裁決。” 李洛不假思索的說道:“各曹,提升為各部。各處提升為各司。國卿廨升為政事堂。政事堂暫定二品,各部暫定正三品,各司暫定正四品。” PS:月底了,求支持,票票數據沒法看了。蟹蟹。群又被人聊炸了,第三次炸群,不會再建新群,心。現在只剩下最后一個小群:1121036794。這個小群,希望一直在。晚安!蟹蟹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