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陳讓領命道:“遵旨。只是,州牧乃封疆大吏,衙屬眾多,這屬員如何配置,如何確定品級,卻需君上親斷才好。” 李洛早就胸有成竹,“我唐如今只是公國,太尉上卿也不過三品,州牧就暫定為四品,位在郡守之上。設從四品州丞一人,協助掌管政務;設置州史一人,掌管典簿律法;設州司馬一人,掌治安。以上兩人皆為正五品?!?br> “如今要機構精簡,人才也不夠,州牧衙門暫時只設置四人,以后再慢慢增添。贛州新設,方經大戰,百廢待興,你走馬上任,直接做事罷!按照我唐制度,照章辦理便可?!?br> 這其實就是充分放權了。 “諾!”陳讓領命,“還有一事,君上將江西改為贛州,那贛州便不好再用了,還請君上改名?!?br> 李洛想了想,“贛州就改為贛南郡,吉州改為吉安郡。你擬個條陳,所有稱州的地名,全部改為郡。從今之后,州必須在郡之上。” 君臣兩人又商量了一會兒,滿心振奮的陳讓就拜別李洛,連夜策劃搭建州牧衙門。 唐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州牧,誕生了。 事實上李洛的州牧和以前的州牧區別很大。李洛設置的州牧,其實就是后世的布政使,連巡撫的權力都沒有,更別和以前的州牧比了。 因為,只有民政權,卻無兵權,連監察之權,都是戰時臨時給的,隨時會收回去。 職權就是明朝的布政使,只不過稱為州牧好聽罷了。 ……………… 李洛下榻東湖蘇園第二,就做出了占領江西大部,推行清鄉之策的決定。 他將江西大部一分為三。任命都烈為贛北節度使,負責贛北清鄉;任命烏圖為贛南節度使,清鄉贛南。任命江圖為贛中節度使,負責贛鄭 都烈和烏圖年長,又是最早跟隨他的老人,功勞也很大,再和一幫年輕人一樣做旅帥,就不過去了。 而且兩人雖然是女真人,卻足夠忠心,完全值得信賴。 至于江圖,同樣年長,資歷豐富,也夠忠心,當節度使也夠了。 像楊序,朱頷,武巖等人,雖然都做了大將,但資質不夠,年輕尚輕,沖鋒陷陣沒問題,擔任節度使卻難以勝任。 不過,唐軍如今只拿了一座洪都城,其他州縣全部在元軍手里。大仗雖然打完了,仗卻還要繼續打。 當,兩萬五千吳軍正式易幟,換上了唐軍的戰旗,無論是軍制還是軍職,全部改為唐制。 李洛下令撫恤吳軍戰死將士家屬,妥善安葬,并賞賜歸唐的兩萬五千吳軍酒肉,補發夏季軍餉。 再下令以王侯之禮厚葬黃華,親賜謚號曰“武壯”。 武壯這個謚號,比起忠武,武穆差的太多。但對于武將來仍然算是美謚。 以黃華的所作所為,賜予“武壯”的謚號,真的是過譽了,完全就是李洛為了收攬吳軍軍心,不得不捏著鼻子給了這個謚號。 不過按照謚法,壯這個謚號,影武而不遂,死于原野”的意思,給黃華也是恰如其分。 如此一來,歸唐吳軍的軍心,盡被李洛收攬。 李洛趁機下令改編吳軍為五個旅,并且派遣各級監理,設立社員組織。 一番運作,就將吳軍牢牢掌握在手里。 到了下午,此次大戰的所有繳獲,終于統計出來了。 完好的戰馬一萬三千匹,能用的鐵甲三萬二千領,騎弓步弓四萬三千張,刀槍四萬六千件…足以武裝幾萬大軍。 還有很多死馬,也被緊急處理,作為肉食。 這一場大戰,不但干掉了江西元軍主力,還真是發了大財。 第三,簡單修整過的唐軍,就被派出六萬人,由三個節度使率領,分赴贛北,贛南,贛中,收復除卻廣東路之外江西行省近百個州縣。 新收編的兩萬五千多人,全部出征。 根據情報,這些州縣都駐扎有元廷漢軍,多的七八百,少的一兩百。而江西作為南方腹里,豪紳大族的勢力也很大,盤踞地方稱雄,大多擁護元廷。 只有消滅這些元廷駐軍,廢除元廷州縣官府,鎮壓頑固不化的豪紳大族,才能收復江西。 隨著唐軍鐵蹄而去的,是海東來的“隨征儲員”,他們將擔任州縣官吏,掌控地方。 于是,繼江浙之后,令豪紳大族發指的清鄉運動,在江西再次轟轟烈烈開始了。 贛江大地,將掀起新一輪的腥風血雨。 而唐公李洛,則是和許夫人率領不到兩萬兵馬坐鎮洪都。 一道道軍令和政令,飛出洪都城,飛向臨安和江寧。 唐軍所有人都知道,新的大戰不久就會來臨了。 同時,完哲都兵敗身亡,唐軍進入洪都的消息,也如同驚霹靂一般,轟的洪都附近的豪紳大族驚慌失措。 李洛,那個據在江浙荼毒士紳大族的叛臣,來了。 那個男人,他來了! PS:今有案子,所以特別忙。但為了更新質量,還要查閱資料,所以更新晚點了,五千多字不到六千,抱歉哦各位!讓大家久等了,我很慚愧,真的。求支持,訂閱,票票??纯催@個月排名多少,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