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文聘和魏延在宛城停留了將近十天才離開。 盡管張繡定下的各項政策在宛城才剛剛施行不久,但也是已經初見成效。 文聘和魏延都是南陽人,宛城作為南陽郡治,對兩人來說自然再熟悉不過。 所以當看到這座城池和以往截然不同,煥發出一股子欣欣向榮的氣象時,兩人都是十分驚訝。 在此期間,賈詡也按照張繡的意思,隱晦地透露了招攬之意。 結果也跟他預料的差不多。 表面上,兩人都沒有給出回應。 但是魏延在離開的時候卻明確表示,愿意在今后跟張繡加強聯系。 別的不說,今后荊州到南陽的運糧任務就由他一個人承包了。 雖然這代表不了什么,但能夠主動施放善意,已經算是一個好的開始了。 順利到都讓張繡有些意外。 不過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上,魏延就是跟了劉備才嶄露頭角。 通過這段時間的了解,張繡也得知他在劉表那里并不得志。 如今有了新的選擇,有這樣的表現倒也不意外。 至于文聘則是自始至終都沒有任何表示。 他在劉表麾下不像魏延那樣不受重用,又素有忠義之名。 就像賈詡說的那樣,只要劉表還在,很難讓他跳槽。 張繡也不著急,因為他目前并沒有跟劉表為敵的打算。 文聘也隱晦的表明不會把這里的事情說出去。 畢竟身為一個南陽人,沒有理由拒絕自己的家鄉越變越好。 至于以后的事情,誰又能說得準呢? 等兩人離開,張繡就重新過上了像剛剛穿越那時的平靜生活。 宛城的發展蒸蒸日上,個人武藝在經歷了實戰之后日趨成熟,跟鄒氏的相處也越來越融洽。 這樣的絕色美女光是放在家里天天看著都賞心悅目,更不用說張繡還能聽她撫琴彈唱,與她談笑風生。 在兩人朝夕相處的過程中,張繡來自千年之后的見識和觀點讓鄒氏仿佛重新認識了這個侄兒。 以至于當張繡說“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時候,她都被嚇到了。 但當她回過神來又清晰地感覺到,張繡并不是說說而已,而是打心底里沒有輕視女人的意思。 有了這樣的念頭,鄒氏在平時雖然依舊恪守禮節,但已經不像以往那般迂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