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十八章-《長篇南河》


    第(2/3)頁

    海上航行的人一定習慣了海鳥翔集。在船尾,有許多海鷗追隨;甲板上人群涌動,海風習習,孩子歡聲陣陣。那是一幅多么美麗溫馨的景象啊。

    風箏,過去是孩子的想象的載體,如今成了老人的休閑的樂趣。白天和傍晚,風箏飛翔在小區,廣場,引得人們駐足觀看。老人的風箏,每個都是“杰作”,你想,把人生的經驗學識用到上面,比過去孩子們的技藝強多了,個個如同活的生命。老人的樂趣在聚堆兒,風箏便成了群兒,仰頭叫好的人都聚到跟前兒,熱鬧無比。人在旅途,難耐寂寞,海鷗給了人新奇和歡樂;老人經歷了大半生的跋涉,更加孤獨落寞,風箏就是自己,他追著人們乘坐的大船,在與人親熱嬉戲。

    風箏是孩子們的,更是老年人的:它是心靈的折射。

    風箏憑風起,全靠風之力。海鷗騰空,也是憑風借力:它迎風飄舞,在風中固定了翅膀,長時間不動,如同老人放飛的“玩具”。

    不同的是,海鷗沒有絲、繩,有的是對陸地的渴望。

    有則寓言,講風箏斷了線,沒有了牽系,結果墜落身亡。

    鳥為何不像葉子般飄落?因為鳥自身有一份沉甸甸的分量。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輕飄飄沒自重的人,一事無成,既不能保身,也不能立業。有一份自重,風力才能憑借;借力翱翔,風力大點小點也無妨。

    風箏為了飛得更高,在結構材料上力求減重,變得輕盈。如果重一些,是不是就不用繩了?海鳥展翅飛翔,重量本來是負面、不利的因素,但鳥是活的生靈,它能找到平衡,善于把正反方面結合,不利運用成有利,重力變成牽力、引繩。

    風箏靠引繩牽拉,產生平衡、平靜,與風固定形成升力的角度,從而長時間停留,不落地“飛翔”。而海鷗是活的“物體”,想靜止,調整合適角度,就能與風共舞。

    海鷗,是無繩的風箏——適應與創造,是一切生命的靈魂——風箏便是有線的“生靈”!

    大海是人的起點,海岸是海水的回歸線。海把人送到這,人走入四季分明的地域。立本走上抖動的連接陸地的跳板橋,心在喜悅澎湃。

    船是水上漂移的陸地,海是渡人的。

    水澹澹兮生煙。

    多年后,這里冒出了許多高樓大廈。

    如同立本在仙人閣觀看的海市的錄像——片子很短卻是不易的拍攝——海上是一片荒原,也有不高的建筑,有影影綽綽的山。據說,拍攝者蹲守多次,用了很多時間,很難得。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柔区| 天门市| 嘉兴市| 玉环县| 东丰县| 长顺县| 藁城市| 乌兰浩特市| 咸丰县| 南川市| 白玉县| 高要市| 通许县| 衡阳县| 临清市| 宁都县| 菏泽市| 湖州市| 稷山县| 绥宁县| 巴林左旗| 手游| 克拉玛依市| 微博| 三原县| 小金县| 禹城市| 黔南| 邹平县| 新绛县| 巫溪县| 九江县| 灵寿县| 长泰县| 西平县| 瓮安县| 牙克石市| 祁东县| 天柱县| 古交市| 常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