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竟然要一門雙公爵的女兒當妃子? 哪怕是當初的太子朱標,那也做不到啊。 朱標的正妃雖然是常遇春的女兒常妃,但是續弦的繼妃呂妃,只是曾經的太常卿呂本之女,而這個呂本,在史料和地方志均未提及到他的家世,只記載了他是鳳陽壽州人。 想來呂本應該不算什么背景深厚的大家族出身。 雖說秦王朱樉的偏妃是鄧愈的女兒鄧氏,可那也是因為當初朱元璋竭力想要拉攏王保保,才讓自己的兒子娶了人家的妹子觀音奴,而后算是補償,才給他許了這門親事。 至少在王保保終生都沒有背叛北元這件事上,觀音奴算不得豪門出身。 所以朱樉也只娶了一家公爵之女。 之后不論是朱棡還是朱棣,或者是朱橚,這幾個嫡子也都分別和那些開國功勛之后聯姻了,但是也都只有一個公爵級的姻親。 比如朱棡自己的妃子只是謝成之女,謝成論功行賞被封為侯爵,乃是永平侯。 但是朱棡的兒子朱濟熺,則是娶了傅友德的女兒。 而朱橚則是馮勝的女婿,正妃乃是馮氏。 老朱之前猜忌馮勝和傅友德,就是因為他們跟自己的兩個嫡子,也就是老三和老五有著這方面的關系。 至于朱棣就更不用說了,他的老婆正是徐達的長女徐妙云啊。 除此之外也有諸如老十朱檀這般,先娶了湯和的一個女兒,因為‘病故’又續娶了妻妹做繼妃的情況發生,可那也只是一門之內。 說白了就是,其實老朱也一直在防備著,一個是不敢輕易給兒子指婚,也怕他們跟外戚聯合起來。 再一個就是有防備著,不讓某一個兒子娶太多家的女兒。 好家伙,你還不是皇上呢,犯得上讓你來這樣聯姻嗎? 可當徐輝祖當眾說出前面這番話時,朝堂上可就炸鍋了。 區區一位藩王,何德何能,同時娶兩公家的女兒啊? 有兩位公爵,還是徐達與湯和這種級別的國公給他站位,您干脆封他當天下兵馬大元帥,做大將軍王算了。 整個大明的軍隊,全成他的了。 將來等皇太孫朱允炆登基,不也得看他的臉色? “陛下,不可啊,萬萬不可啊。” 文官們紛紛高呼起來,反應過來之后,全都撲倒在地。 有的人甚至一臉如喪考妣的哭訴道:“滇王本就是云南之王,今又成了韃靼草原的圣可汗,前些時日連朝中那些武將,甚至包括馮、傅二公都要簇擁在他的麾下。一旦您再同時賜婚湯徐二女,您何不干脆讓滇王做儲君呢?” 朱元璋眼前一亮:“這可是你說的。” “嗯?” 文官們全都一愣,抬頭看著朱元璋,驚愕不已。 朱元璋激動了,干咳一聲說道:“胡說八道什么?朕何曾說過要更立儲君了?徐老大,伱小子仗著咱的恩寵,豈敢無的放矢?” 徐輝祖‘噗通’跪了下來,但是卻沒有膽怯,反而抬起臉,一臉正氣的說道:“陛下,就算您再對滇王偏愛有加,卻也不可過度寵溺,要以國家為本才是。不若把湯氏賜婚給太孫殿下如何?” 朱元璋一愣,頗為玩味兒的看著徐輝祖。 這小子,不愧是徐達的兒子,這是想要打亂自己的全盤布置啊。 一旦讓湯和的女兒嫁給朱允炆,等于是把大明軍隊平分了一半,湯和曾經的舊部豈不是都要追隨允炆去了? 可是徐輝祖啊徐輝祖,老子怕的就是兄弟鬩墻,怕的就是國家分裂,你偏偏想要讓他倆平分江山? 怎地?想讓南北朝出現在當下嗎? 干脆讓他倆平分江山得了? 朱元璋沒有開口,而是看向了徐達。 徐達只是低著頭,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一句話,就是什么也不說,不表態也不發表意見。 主打一個逆來順受。 朱元璋翻了個白眼,又看向湯和。 湯和抬手摸摸自己的大光頭,說道:“陛下,老臣自從中了風病以來,已經口不能言癱瘓多年,甚至恐怕等不到今年年底就要先走一步了。全賴滇王殿下妙手圣醫,才治好了老臣。甚至今天就能站在這朝堂之上,也讓咱們君臣能夠重聚。” “老臣已經這把年紀了,武不能上陣殺敵,文不能治國安邦。想要的,只是希望我大明江山永固,順便想看看兒女們都過上好日子。” “老臣現在也就只有這么一個女兒了,自然想為她許個好人家。滇王殿下不但救了老臣的命,而且文治武功天下無雙。就問自古以來,歷朝歷代誰曾讓草原韃子真正臣服過?哪怕唐太宗一度被奉為天可汗,可就算是盛唐,也不曾徹底征服過草原。” 李世民畢竟沒有親自蒞臨草原,只是得到了名號頭銜罷了。 “天不生朱楩,萬古如長夜。此等良胥,老臣就算觍著臉不要,也得給小女求下這門婚事啊。還請陛下可憐老臣都這么一把歲數,而且從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就可憐可憐我吧。不然我湯家可就要絕后了。” 湯和說到最后,竟真有些悲從中來的悲戚感,畢竟他確實已經算是絕后了。 若是湯和死了,他的信國公爵位都沒人能繼承,旁系畢竟是旁系,是沒資格繼承國公這種爵位的,和李景隆、常茂這種嫡子不同,哪怕他們再混蛋再紈绔,也能繼承爵位。 湯和的話,也讓朱元璋有感而發的長嘆了一聲,說道:“湯家滿門忠烈,子子孫孫都為了我朱家大明江山而犧牲了。咱怎能不憐惜你呢?” “慢,”徐達終于不敢再看熱鬧了,好家伙,你要是讓湯欣先入門,我女兒怎么辦? 朱元璋冷眼瞥了眼徐達,你還知道說話啊?以為你啞巴了。 朱元璋冷笑一聲,說道:“怎么?徐愛卿有何要說的?” 徐愛卿? 徐達冷汗要下來了,扭頭狠狠的瞪了眼自己的逆子,長吸口氣,突然說道:“啟稟陛下,年前邊關傳來寧夏鎮遇襲消息,而且事關緊急,恐有破城的危機。當時滇王殿下一馬當先,不顧自身安危,只以西安秦王府一萬五千多人護衛所兵力趕赴支援。這滿朝同僚應該都還記得此事吧。” 所有人都默默的點著頭,他們當然都還記得,尤其是那些文臣,你以為他們現在在糾結什么?還不是朱楩立下的功勞太大,連朱元璋突然要冊封周妃為貴妃,他們都不敢多說半個字。 否則以這樣的天大功勞,萬一朱元璋心血來潮再更立儲君該如何是好? 至于周妃,不過是后宮一嬪妃罷了,把朱楩的功勞給她,才是最好的局面。 但是徐達怎么突然重提此事了呢? 徐達深吸口氣,猛的說道:“不瞞陛下,小女妙錦與滇王早已是互通款曲暗生情愫,當時以為殿下可能遇險,于是不顧一切披星戴月日夜兼程的,單槍匹馬殺去了邊關。這孩子貞烈異常,那是去給殿下殉情了啊。他們更是在邊外私定了終生,所以還請陛下看在小女跟隨殿下在關外也曾立下些許功績,成全了兩個有情人吧。” “這,”朱元璋愣住了,一臉為難的看看湯和,再看看徐達,轉頭去看那些文官們,問道:“你們說該如何是好?湯家滿門忠烈都犧牲了,何況湯家有兩個女兒先后嫁給了魯王。” 說到朱檀的謚號時,朱元璋猶豫了一下,到底沒喊魯荒王,雖然是他自己給的謚號,可畢竟這個兒子都死了,沒必要再一直揪著不放。 “按照輩分來說,允炆娶不了湯欣,但是朕總得給湯家一個交代。” “可是徐家徐妙錦又和楩兒日久情深,乃至都要殉情了,而且朕也聽說,徐妙錦深得魏國公的真傳,一手神槍在草原上橫掃無雙。也不能讓她受半點委屈。何況朕還聽說,楩兒你小子昨天晚上是不是在徐家留宿的?成何體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