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般如果按照正常造反流程,這個侯大茍必須死。 不但侯大茍必須死,他全家都得死,還得死九族。 但是等朱楩了解了其中的內情之后,現在卻不能殺侯大茍。 首先,侯大茍自發的消滅了瑤族在廣西的土司官家族,包括一路入廣東以后,也把一些瑤族生活的地方進行了整改。 原本如果由朝廷來做,是很麻煩的一件事,畢竟廣西還有壯族,總共有三百多家土司,這種事可大可小,一個不好甚至觸發強烈反彈和抵抗,就是全廣西土司一起造反都不夸張。 但是侯大茍做了這件事,為朱楩也為朝廷省去了很大的麻煩。 等于說廣西瑤族的土司問題,已經解決了。 其次是侯大茍說是造反,更像是不得不反,如果廣西真的爆發了極其嚴重的瘟疫疫情,而朝廷派去的官府官員又不作為,那么也算是情有可原? 何況侯大茍沒有傷及百姓,這才是關鍵。 最后朱楩還要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侯大茍如今已經成為瑤族的大首領,所到之處紛紛得到瑤族人的擁護。 殺他不難,難的是如何迅速收復瑤族人心才是關鍵。 廣東這邊的瑤族都已經如此,更不用說廣西瑤族了。 此時留下侯大茍,只要他出面,都不需要朱楩去想辦法,關于瑤族的問題直接就能迎刃而解。 最讓朱楩感到意外之喜的是,這小子好像還是自己的忠實信徒,那虔誠的,忠誠度都要直追王福了。 有系統的這方面保證,朱楩才決定相信侯大茍,甚至把七萬俘虜的瑤族民兵重新交給他,是讓侯大茍安撫瑤族民心,免得再發生不必要的沖突和不必要的傷亡。 之前是兩軍交戰,戰場上互有傷亡那是不可避免的。 朱楩也已經不再幼稚,否則,云南將不會再有其他民族百姓,幾乎都得被屠戮殆盡了。 可別忘了,思倫發大軍就有二十萬降兵被放歸回家了。 何況當初的刀干猛、俄陶等人,和思倫發那也是一個民族,當初都是麓川歸屬。 除了刀干猛自尋死路有取死之道,朱楩不也沒有秋后算賬嗎。 所以朱楩打算讓侯大茍率領這七萬瑤族民兵在前頭,一路收攏瑤族。 而且朱楩還親筆寫了一封信,不是奏章,是以私下里的名義給老朱說了一番關于侯大茍的事,以及自己的處理方式。 至少暫時侯大茍不能殺,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收下侯大茍比殺了侯大茍作用更大。 所以就算侯大茍造反叛亂了,還一路攻下了許多城池,而且昨天晚上還打生打死過。 可一夜之后,侯大茍就成了朱楩的‘狗’,連那些俘虜的七萬瑤族人都不適應,望著昨夜還在戰場上廝殺的明軍,不知作何感想。 此時就輪到侯大茍賣力表演了,在族人當中高呼朱楩的仁義,還把朱楩當初在云南改土歸流的事跡拿出來說個清楚。 “這就是滇王朱楩殿下的部隊,這就是咱們心心念念的滇王殿下啊,鄉親父老們,以前咱們三天餓九頓,但是只要跟著滇王,咱們就有自己的田地,就有自己的老婆,不用擔心被土司長欺負,也能吃飽肚子了。” “為何我當初要帶你們起義?還不是因為咱們沒有活路,你們難道想讓你們的孩子也從一出生,就給別人當奴隸嗎?” “雖然滇王殿下是漢人,是大明王爺。但是殿下從不區別對待各族百姓,不信伱們今后可以去云南看看其他瑤族兄弟的生活。” 瑤族的生活區域主要在廣西和云南,廣東這邊也有,但是不多。 “而且殿下已經答應我了,要去廣西治病救人,要幫咱們解決瘟疫的問題。家鄉還有多少父老鄉親在等死啊,所有人都不管咱們的死活,只有殿下不會放棄咱們,哪怕瘟疫已經嚴重起來,殿下也不顧個人安危。此等仁義殿下,怎敢不效死命?” “何況咱們起義之初,本就不是要造反,只是咱們瑤族內部的問題,咱們只是想拿回屬于咱們自己的地。后來因為瘟疫咱們才逃了出來,是那些官府狗官把咱們當做逆賊山匪圍剿,咱們才不得不反抗。” “如今殿下還給咱們悔過自新的機會,此時不服,更待何時?” 侯大茍一番話下來,還是很有感染力的。 朱楩在遠處看著這一幕,不禁對身邊的人說道:“此乃俠義之士。” 侯大茍雖說是造反起家,但也算是頗有俠義,同時深受瑤族人的愛戴與信服,就因為侯大茍起義是為了瑤族百姓,而不是一己之私。 也正因為如此,歷史上發生的藤峽盜亂戰役中,哪怕朝廷下詔緝捕侯大茍,并且予以千金爵一級,竟仍無法捕獲。 此時在侯大茍的一番激情演講下,七萬瑤族人終于徹底放棄抵抗,跟隨著侯大茍,在周圍明軍的注視下,一起向朱楩的方向跪下,以示臣服。 與此同時,朱楩通過系統也得到了證實,這七萬瑤族人確實臣服了,只是忠誠度肯定還不高。 不過朱楩也不擔心,心知只要自己好好操作一番,收獲人心不難。 比如廣西瘟疫,這就是他的機會。 于是朱楩不再耽擱,在侯大茍率領七萬瑤族民兵徹底歸順之后,一聲令下:“全軍開拔,直奔陽山縣。” 之前已經派人去昨夜臨時安營扎寨的營地,把錢貴與顧紋兩人,以及后勤的糧草輜重帶來了,現在只需全軍有序撤出英德縣城,然后往西邊行去,就是陽山縣的地界。 陽山縣再往西就是連山,過了連山就是廣西了。 只不過朱楩本來的計劃,是想沿海一路往云南走,還想去一趟瓊州府,也就是海南島上看看的。 現在的海南島比小琉球好不了多少,畢竟深圳、香港還只是新安縣呢,據說在新國之初,海南島根本就是一個小漁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