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一方面,黃江的科級崗位本來就不多,一個蘿卜一個坑,沒有人動自然就很難調動其他人的崗位。” “另一方面,黃江的干部任命,都是根據實際情況來考慮的,哪個干部適合哪個地方,組織上都有充分的考慮,如果換一個人的話,可不一定能更好。” 聽到這句話,周揚的臉色終于變了。 雖然張青沒把話說得太透,但是周揚很清楚這中間的意思,無非就是調動干部容易出問題,原因嘛就是因為利益關系太穩定了,穩得沒必要去調動,或者說,一旦調動就容易出幺蛾子。 一時間,周揚心底也是猛地一凜。 在他看來,這倒是聞所未聞的笑話,黨的組織干部調動竟然還要看利益方的面子,這不是亂彈琴么,簡直就是混蛋好不好。 不過周揚心里也清楚張青說的是實話,既然連縣委書記跟縣長的泥坑這種說法都傳出來了,那黃江根深蒂固的復雜關系可想而知。 “哈哈哈,我就說這個問題只有你張副書記才說得清楚,看來我倒是問對人了,行了,既然是這樣的話,那這個問題也放一放。” 辦公室里。 等周揚一走,張青也不由得有些走神。 在他看來,周揚真的很不簡單,剛來幾天的功夫,甚至都沒下基層走動,竟然就發現了黃江干部工作中最麻煩的問題所在,這可不僅僅是眼光的問題,而是涉及到一個領導干部的大局觀。 很顯然。 周揚的能力很不簡單。 不過,這個問題他張青曾經也想過去解決,甚至前幾任領導也動過念頭,但是能不能成功可就不好說了。 如果周揚這位縣委書記真的能從這里找到一個突破口的話,那或許黃江就真的到了該改頭換面的時候了。 從張青的辦公室里回來,周揚心底算是徹底有了一個清晰的判斷,既然連張青都覺得很棘手,那就足以說明,自己的方向是對的,想找突破口,組織人事問題是一個關鍵。 不過隨著事件漸漸到了6月底,眼看著周揚這位縣委書記到崗馬上就一個月了,但是除了開會以外,周揚幾乎沒有公開露過面,一時間整個黃江都難免出現一些流言蜚語。 私底下不知道是誰挑起的頭,在市井坊間,竟然有人給周揚取了一個外號叫“簽字書記”。也就是說,除了簽字審批文件以外,周揚幾乎不會有其他的動作,不少人甚至很篤定,周揚這么年輕的縣委書記,恐怕就是來鍍金的,真想有什么作為的話也不用期待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