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加更) “紅梅市長,都到這個節骨眼上了,不管行不行你就趕緊的把法子說出來吧。” 被李一這么一說。 陳紅梅也不賣關子了。 “剛才段局長說的幾個方面其實給了我一個提示。” “人才問題不是單一的問題,這個是肯定的,它涉及到就業、福利、教育、醫療甚至戶籍政策和交通等多個方面的因素。” “恰恰我們贛江這個地方跟沿海發達地區最明顯的落差就體現在這些方面,整體的水平想一時半會提升上去難度還是很大的。” “既然如此,我們有沒有可能專門打造一個人才齊聚的地方,類似于經開區、產業園。” “我記得東海市那邊就有類似的地方嘛,叫高科技人才服務基地。南江那邊也有一個類似的地方是專門對接高新區的。” “那我們贛江也可以弄一個專門的地方來安置這些愿意留下來或者愿意來贛江的人才,并且采用社區管理的方式來進行生活和商業一體化的運營。” “就譬如,我們可以在環三地經濟圈的中心地帶建立一個人才園區,通過招標的方式新建一個集商業和生活于一體的社區,并配套安排市里比較好的資源過去。” “比如人民醫院的分院,市一中的分校。” “此外,還可以開發一些商業項目出來,比如步行街,小吃街等等。” “當然了,這個人才的標準怎么界定?房子的購置辦法等等還需要進一步討論和科學論證。” 會議室里。 眾人聽到陳紅梅的話頓時就皺了皺眉頭。 就連周揚也有些遲疑。 專門建造一個人才聚集地。 這個辦法不能說不好,說是一個社區,但是實質上就是重新開發出一個功能比較明確的衛星城。 但是前提就在于能夠招攬到足夠的人才。 如果招攬不到足夠的人才,那就是一座空城,到時候不僅僅是經濟損失,恐怕社會輿論的壓力也會很大。 “你們覺得紅梅同志的這個想法可行嗎?” 見眾人不開口,周揚也只好直接問道。 “周書記,我認為可行,但是風險會很大,我倒是有個折中的想法。” 人社局的段靄林開口道。 “你說。” 聞言段靄林點了點。 “我覺得陳市長的這個想法其實跟一些沿海地區的人才公租房和廉租房的概念差不多,但是升級了一些,就是專門打造這樣一個地方。” “但是專門打造一個這種社區成本太高了,而且風險也大。” “折中辦法就是,我們能不能利用現有的社區。我此前調查過,市里面今年有相當一部分老城區在做拆遷翻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