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朱棣無奈地點了點頭。 姚廣孝雖然滿腹疑問,但朱棣明顯不愿意多說的樣子,他也只能暫時離去,不過他回去可不是為了誦經禮佛,而是打算閉個關,窺探一下天機! 朱棣不肯說,他也只能自己來了! 看著姚廣孝離去的背影,朱棣的眉頭擰成了疙瘩。 難道真的是自己太過著急了? 也罷,反正延壽丹暫時也用不上,還有那么多年的時間,千年人參慢慢找好了,總有找到的那一天! 把尋找千年人參的任務交給底下人去做之后,朱棣的心思也開始放在了北平府的建設上! 水泥廠和紅磚廠必須盡快搞起來,北平府的發展建設,更需要這些基礎資源,那可遠比去西北那邊拉回來要方便得多,也更加節省成本! 雖然去西北買的價格也十分的便宜,但是運輸回來的成本卻是大頭,而這個成本,也隨著北平也有了水泥廠和紅磚廠之后,完全可以忽略了! 實際上這也是大勢所趨! 朱櫟原本也沒打算一直把水泥和紅磚這種基礎資源捏在手上,想要把整個大明發展起來,先不說全國各地都要到漢中拉水泥和紅磚,光是西北這邊的水泥廠和紅磚廠,也沒有那么大的體量! 所以這兩個廠子,未來必然會在大明各地遍地開花的! 不光要給燕王,其他的藩王,也都必須要給,一來可以獲得所有藩王的好感,獲得這些藩王的支持,二來也算是把水泥和紅磚的資源在全國鋪開了! 需要這兩種材料的人,完全可以就近去購買,也比所有人跑到西北這邊更加的方便! 朱棣打算先把這兩個場子的事情落實,等第一批水泥和紅磚都能夠自己生產了之后,再去一趟西北! 估摸著至少也要幾個月之后了! 他還要把北平府接下來的建造計劃給好好的規劃一下,就以西安府和漢中府為參考,也能讓他少走許多的彎路! 下一次再去西北,他就準備找老九合作弄一點更有深度,更能掙錢的生意了! 畢竟北平府的經濟發展,光靠水泥和紅磚可起不來! 他也相信老九肯定會幫他,畢竟這也是在發展北平,也算是為老九做嫁衣,老九也沒有理由會拒絕! 另外北平府這邊還要提前規劃好一大片空地出來,基本上就是以元大都皇宮為地基劃出的一大片區域,將來那是要作為紫禁城來建設的,自然要提前預留出來! 這也是他之前就跟老九商量好的! 所以整個北平府的建設,更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他也必須要從老九那邊弄到足夠多的,能賺錢的生意來維持這些建設的開銷! 當然,朱棣也不算是完全給朱櫟打工,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一方面是累積經驗,即便是日后到了新的封地,他也有能力快速把自己的封地給發展起來! 另一方面,原本跟老九合作的生意,也不會因為換了封地而斷掉,該做的生意一樣還在做,對他而言也不會有太大的順勢! 無非就是換個地方,另起爐灶而已! 想明白這些之后,朱棣可以說是干勁十足,儼然成為了一個快樂的打工人! …… 西安府。 遷都的收尾工作還在按部就班的進行當中! 從西安這邊的朝廷開始運轉起來之后,大明的國都也等于是遷到了西安府了! 這無疑也會讓西北,尤其是西安府的經濟,迎來新一輪的高速發展! 政治中心的轉移,短期內能夠帶動的經濟效益是顯而易見的! 滿朝文武,袞袞諸公,哪一個不是家大業大? 舉家都要遷來西北,也等于是將大量的財富也一同帶到了西北,人口同樣也在短時間內暴增了二十萬左右! 好在西安府足夠大,增加的這些人口,也不會影響到整個西安府!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府即便已經成為了大明的國都,但是除了皇宮之外,整個西安府的發展和治安,依舊還是西安知府負責,而且這位知府只需要對朱元璋、朱標和朱櫟三人負責,其他人就算你官職再高,那也指揮不動! 這也讓朝廷當中那些還想著遷都之后,就能在西安府搞風搞雨的一些人,徹底斷了心思! 西安府所有的規章制度,全完都沿用了漢王的那一套,就連皇帝和太子都支持,誰還敢有脾氣? 朱櫟要的也是這樣的效果。 等朝堂上的袞袞諸公都適應了西安府的各種改革制度之后,日后把這些制度推行到整個大明,也將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這也是最合理的方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