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很多人都說哀家昏庸,才會想讓小兒子梁武王做太子,兄終弟繼,殊不知哀家之所以想讓幼子繼位,就是看出了孫子終究不如兒子親,孫子一旦繼位必然會扶植自己母親的娘家,對付哀家。 呂氏衰而薄氏興。 薄氏衰而竇氏興。 未來如何幾乎已經可以預測,恐怕必然是如今的王太后娘家興,哀家娘家衰,可如果依舊還是我兒繼位,絕對不會如此,至少能夠讓竇氏多興盛幾年。 可惜啟兒跟他父皇一樣夠狠,他父皇能用計,活生生逼死有從龍之功的舅舅薄昭,啟兒自然也能設計逼死幫他鎮壓七王之亂,武功赫赫的親弟弟武兒。 再加上百官不認同兄死弟繼。 最后反倒是哀家和武兒的錯了。 如今聽完你說的未來,哀家的猜想和擔心,竟然大多都成真了,他們父子兩都要廢后,都要打壓先帝時得勢的外戚,扶植自己母親娘家,并掌握朝政。 武兒就是沒他們心狠,太過天真。 才會英年早逝,抑郁而終。 若是武兒登基,必不會如此。” “有沒有可能正是因子肖其父,所以景帝才會廢了劉榮,并且特地挑了劉徹當太子,當皇帝最怕的應該就是自己選的繼承人與自己性子不一樣,并難以貫徹自己的想法,從而人亡政息吧。” 聽到這,白圣忍不住嘀咕了句。 然后竇太皇太后愣了下,并再次苦笑:“哀家這些年竟沒你看的透徹。” “當年高祖皇帝就因為惠帝性子不肖他,嫌棄其太過于柔弱,不似人君之相,所以屢次想要廢其太子位,若非呂高后力保,恐怕根本沒機會登基稱帝。 罷了罷了,說之也無益。 至于遺愿,還是盡量多活幾年,并且為竇氏安排好退路,免得回頭步了薄氏的后塵。另外幫幫嬌兒吧,哀家也不知該如何幫她,你自己看著辦,當初就不該讓她入宮,若是沒有入宮,以她郡主的身份找個好人家,再輕松不過了。 對了,還有,萬不能讓儒生得勢。 那些儒生為了獲取權利,竟然膽敢刻意扭曲篡改先賢典籍,迎合上意,如此德行之人,若得權勢,必然為禍害。 黃老學說,方是正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