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甚至于這時候還有宜子婦人更受關注的風俗,就是生下過一個兒子,離婚或喪偶的婦人格外受婚姻市場歡迎,雖然有這樣的女子,肯定能生的深層次意味,但也充分證明,在這時候,女子結婚離婚,二嫁三嫁,喪偶帶子之類都不算啥問題,社會對此的接受度相當高。 一直到宋朝初期。 社會對此接受度都還行,不苛刻。 譬如真宗皇后劉娥不就是二婚。 靖康恥后,朝廷沒了骨氣,反倒開始積極要求女人守節,倒也是可笑??! …… 行禮告辭,離開長信宮的劉嫖,并沒有第一時間前往椒房殿找她女兒,而是先回了趟長公主府,找來長公主府里那些巫祝楚服之人,讓他們聽從自己安排,制造些能證明自己女兒與劉徹之間沒有子嗣命,且毫無改命可能的卦象。 然后又與他們商量好該說什么。 這才在第二天再次進宮,找到她女兒阿嬌,將新造的占卜結果告訴了她。 聲淚俱下的表示,自己嘗試了無數次,可都是這結果,自己對不起她,當初就不該讓她進宮等等,再加上那些巫祝楚服之人的配合,陳阿嬌很快便相信了這個占卜結果,并且也痛哭了起來。 然后四顧茫然,不知所措。 此時,劉嫖才十分適時的提了一個建議,也就是她昨天想到的那個計劃。 但陳阿嬌顯然沒那么容易放棄,畢竟在她親娘這么多年的思想灌輸,以及與劉徹青梅竹馬的多年相處下,他們彼此間還是有感情的,而陳阿嬌的感情還要更深一些,甚至于都快變成執念了。 簡潔點講,說戀愛腦也不夸張。 所以她并沒有立刻同意,只是表示自己會考慮,而劉嫖也很清楚自己女兒的性格,沒有趁熱打鐵,反倒迅速轉移話題,聊起了其他事,聊起了自己的孫子孫女,聊起了其他公主郡主的生活。 算旁敲側擊,慢慢來嘛,不著急! 當年花了好幾年時間,才讓她跟劉徹的感情穩定下來,如今想要拆散,當然也急不來,但反正,劉嫖是已經打定主意,絕不能讓女兒在宮里孤獨終老。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