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88章 番外——千年甄家興衰史【二合一】 太和元年,嶺南大雪,冀北赤地千里,杭嘉紹三府海嘯,京城地震,金陵暴雪,西部六府蝗災肆虐,東部大水。 太和二年,冀北大饑,山陜饑,人相食,金陵大雨雹、地震,京師暴雪。 太和三年,襄垣雨雹如斗,淮東大水,臨洮地震,孟津決口,黃河改道。 太和四年淮揚諸府饑,流殍載道。 太和五年,秦州二山相距甚遠,居其間者數百萬,一日地震兩山合,居民并入其中,無生還者,南部大水肆虐。 自太和帝登基以來,天下便是天災不斷,本來很多勉強還能餓不死的百姓徹底活不下去,于是乎,天下大亂矣。 外有匈奴、蠻夷入侵。 內有千萬流民,求生起義師。 那時候,甄家已經在江南府經營百余年,小心謹慎,上下打點,算是當地十大豪商之一,但天下大亂之際,他們的生意也不好做,同時還要深受盤剝。 畢竟當百姓們敲骨吸髓也榨不出油水,甚至于稍微加稅,就有可能官逼民反,但朝廷為了賑災,鎮(zhèn)壓內亂,抵御外敵,不得不繼續(xù)征稅時,朝廷官員只能把目光注視向有錢又沒地位的商人。 朝代末年,各方面有多亂,幾乎可謂是不言而喻,上面有靠山的商人還好些,雖然依舊需要出血,但怎么都不至于家破人亡,或者被源源不斷的放血。 沒靠山,或靠山出意外的就慘了。 甄家本來沒事,可奈何太和七年的時候,他家的那個靠山倒臺了,于是甄家迅速成為懷抱金磚的小兒,路邊無人看守的大肥肉,誰見了都想要咬一口。 收稅他家要攤派,徭役要攤派…… 各種原本施加在小民身上的盤剝手段,全都被用在了他家身上,而且還更加狠,因為那些盤剝的人知道,小民沒多少油水,逼死了也沒多少油水,但他家油水很多很足,能讓他們盆滿缽滿。 那時候的甄家是憤怒且隱忍,一邊不斷出血,一邊想要嘗試尋找新靠山。 同時他家也首次深刻意識到,光有錢沒有權勢,是多么的可悲,如果當年他家舍得多花錢,多找?guī)讉€靠山,也不至于倒了一個靠山就無依無靠,如果能多多督促家族子弟讀書,即便無法中進士當官,多些舉人,局面也會好些??! 好歹能算士紳,而不是商人。 可惜這時已經晚了,即便他們想找靠山,別人也不愿意讓他們找到靠山。 至于現在努力讀書科舉。 那就更來不及了。 在連續(xù)三個嫡子,帶著奇珍異寶想要進京攀關系,尋找新靠山,但都被半路攔截害死之后,當時的甄家家主便徹底絕望,一邊努力培養(yǎng)家丁,好增加家族護衛(wèi)力量,一邊低價變賣所有家產。 他很清楚不能繼續(xù)這樣下去了。 再這樣下去,他們家大概率會被別人吞干抹凈,甚至可能連渣都不剩下。 所以不如變賣家產,帶金銀暫避。 未來不論是找到新靠山,還是等天下安定些,又或者家族培養(yǎng)出舉人進士之后,再重振家業(yè),并東山再起就是。 培養(yǎng)家丁當然是護衛(wèi)性命和資產。 變賣家產換成金銀,其實也沒那么安全,沒有足夠多的家丁護衛(wèi),他們睡覺都睡不安穩(wěn),更別說離開江南府了。 可針對他家的那些人。 又豈會就此放過他家資產? 當甄家變賣完所有固定資產,換成金銀糧食,并帶上百余家丁,離開江南府之后沒多久,便遭遇到了山匪圍攻。 至于是真山匪還是假山匪。 背后有沒有人培養(yǎng),就不好說了。 不過當時的甄家家主雖然憤怒且絕望,但倒也不至于特別絕望,因為他已經提前讓自己幾個兒子,分別帶了筆金銀偷偷離開了,不同方向離開,所以即便他這邊被搶,被這些山匪全部殺掉。 至少他家不至于絕嗣。 未來還有希望。 然而就在那些家丁死傷慘重,有一部分甚至已經磕頭求饒,從賊之際,突然又有一隊人馬沖出來,把那些山匪全部殺干凈,并且要求甄家給點保護費。 沒直接搶,只是要一半糧草。 外帶三千兩銀子。 好家伙,當時就把本來已經準備慷慨赴死的甄家家主感動了,覺得他們是大好人,再想著,反正自己這條命是撿來的,跟著這伙強人,說不定還能給自家報仇,當即磕頭就拜,并表示愿意把自己帶著的所有糧草和銀子都獻出來。 只希望大佬能夠幫他復仇。 好歹在江南府扎根了百余年,到底是哪幾家在針對他,甚至于要害他,他還是很清楚的,自己肯定是沒可能報仇了,靠朝廷更沒有指望,或者說針對他家的,其實就是朝廷上面有人的家族。 唯一的復仇指望就是反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