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難度無疑降低了好幾個級別。 人類記憶這種東西,既存在于靈魂當中,也存在于肉體當中。活著的時候是靈魂與大腦共享記憶,死了之后,普通靈魂的記憶很容易就消散了,只會保留一些執念和重要記憶,而大腦內記憶只要大腦保存良好,基本能完美保留。 有些自己可能都忘了的記憶。 也能從大腦當中讀取出來, 人死后都這樣了,活著的情況下記憶自然更好讀取,而且人在清醒的情況下會欺騙別人,但腦子里的記憶不會。 當人的意念足夠強的時候,是能催眠自己,讓自己將虛假記憶當成真實記憶的,同時人的利己性,也會美化對自己不利的一些記憶,同一事件的對立方訴說絕對不同,但不一定是他們說謊。 而是在他們的記憶中,在他們的認知當中,他們的經歷,就是那個樣子。 利用納米機器人直接讀取他們大腦當中的記憶,就不會有這些困擾,但大腦里也存在虛假記憶,但虛假記憶和真實記憶在大腦里的信息波是不一樣的。 納米機器人可以瞬間分辨出來。 只讀取真實記憶。 自然便能保證信息的絕對真實。 白圣之所以啟動納米機器人的這個功能,主要就是她覺得,很多族譜和鄉志,乃至于卷宗都不一定絕對真實,大方向,大事件可能沒問題,但一些小事件,包括烈女記載之類,就很難說了。 指不定背后隱藏著些什么信息。 或者隱藏著真正的兇手。 白圣雖然想做些什么,但并不想濫殺無辜,所以自然得保證信息真實性。 …… 在白圣收集信息的同時,泰康帝只做了兩件事,便順利打消了以楊首輔為首的文官集團疑慮,讓他們覺得湘貴妃陰魂已經死了,魂飛魄散的那種死了。 一是弄了個棺槨,同樣規格的皇后級棺槨,擺放到了明宣帝棺槨的邊上。 同時立上孝湘顯皇后的牌位。 屬于原來湘貴妃的追封。 二就是,偷調了些和尚道士,進宮處理張廢后和廢太子的尸體,對外宣稱張廢后和廢太子,皆傷重,不治身亡。 先前因為事情太多有點忙,再加上白圣還經常以陰魂出沒,所以就連泰康帝都忽略了他母后已死的事,再加上尸體還又沒了,所以一直沒給她辦喪禮。 更沒給她準備棺槨和牌位之類。 畢竟誰能總記得,天天晚上都能在夢里見面交流的人,已經死了的事,要是有尸體在的話,估計能想起來,可是尸體都沒了,一時間想不起來也正常。 泰康帝沒想起來。 其他人也不敢提醒啊。 同樣因為這件事,楊首輔那邊才始終堅持懷疑湘貴妃沒死,是幕后黑手。 此時泰康帝將這些遺漏環節補上。 自然能極大消除文官集團疑慮。 偷偷調動和尚道士,進宮處理張廢后和廢太子的尸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讓楊首輔的人覺得,是他們的計謀起了效果,畢竟如果張廢后和廢太子,沒能化作陰魂怨鬼,與湘貴妃的陰魂同歸于盡的話,也沒必要請和尚道士來處理。 這么兩件事做完之后。 文官集團就暫且消停了。 泰康帝則是在他父皇明宣帝每天晚上的指導中,迅速成長進步著,現在他剛登基,同時國孝還沒結束,不太好大肆提拔人手,但可以先給人畫大餅啊! 他一國皇帝的許諾還是很值錢的。 大臣也不怕他畫的餅實現不了。 所以沒過多久,他就憑借從他父皇那邊學來的畫餅技術,成功籠絡了一大批中層官員,以及一大批與他有血脈關系,親戚關系的勛貴宗室,比如郭家。 為什么外戚多年來一直被提防。 卻又一直受重用? 就是因為相比較于彼此毫無關系的大臣,有著緊密親戚關系的外戚,在沒有足夠多親信可用的情況下,確實更值得信任。畢竟大臣相當于雇傭員工,誰當老板對他們而言區別不大,換個老板或公司,除非是上一個老板的親信,否則一般沒什么影響,還是該干啥干啥。 但外戚就不一樣了。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奪嫡之爭的時候,哪個皇子奪嫡失敗,他背后娘舅家能全身而退啊,沒有的,就算不被滅族,也絕對勢力大損。 奪嫡成功,登基,他們也得牢牢把著皇帝,才能獲取更多好處和利益啊。 外戚最大的麻煩,僅僅只是在于他們總是不斷想把自家閨女送進皇宮,維持外戚地位,想要以后每一代皇帝的母親,都能出自他們家,真正與國同休。 但這些嫌麻煩,至少得十幾二十年后才會出現,或者說才會變大,到時候皇帝自身勢力都足夠強大,也有足夠的威嚴了,鬧的太大,將外戚除掉就是。 歷朝歷代,這種事不要太多。 相比較于被卸磨殺驢的功臣。 被卸磨殺驢的外戚一點都不少! 年幼實力不夠時,需要倚仗外戚幫助掌握實權,等有了權力,再把外戚除掉,整個漢朝幾乎都在這么循環著,直到最后末年循環崩了,開始倚仗宦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