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長嶺山防線-《明末最強釘子戶》
第(1/3)頁
崇禎三年七月十七日。
算在后世,這日歷上已步入八月,酷熱的夏日依舊無情。
這一天,北上的各級官員和將領(lǐng),監(jiān)軍張霖若等人,不畏烈日的炙烤,對杏山堡及其周邊進行了嚴密的巡查。
在溫越的建議下,所有人都意識到杏山北側(cè)的長嶺山具有戰(zhàn)略上的重要性。
因此,這座山嶺成為了他們巡視的重點區(qū)域。
長嶺山位于杏山堡西北方向,距離約十里,其西側(cè)延伸出去是一片連綿不斷的山脈,直至女兒河的南岸。
盡管長嶺山的海拔并不高,山勢也較為平坦。
但其山腳下的平原地帶卻有一條通往松山的重要道路。
山上植被稀疏,多為荒草和泥土覆蓋,山頂上還保留著一個廢棄的火路墩,曾是守軍瞭望的據(jù)點。
一條狹窄的小徑自山下的主干道直通至墩臺。
當眾人攀登至長嶺山,無不汗流浹背。
即便如此,洪承疇依然保持著他的儒雅風度。
他站在火路墩旁,遠眺四周,深有感觸地說:“這里的確是關(guān)鍵所在,若在此駐扎一支軍隊,便能實現(xiàn)南北呼應(yīng),有效阻止敵人的迂回包圍,確保我們的安全。”
張霖若也表示贊同:“長嶺山北接松山堡,南聯(lián)杏山堡,掌控著松山與杏山之間的交通要道,其地理位置確實至關(guān)重要,在此建立一座堅固的營寨,實屬必要。”
他轉(zhuǎn)向山的東北腳,看到一條河流從群山中蜿蜒而出,眼中閃過一絲興奮:“這里有水源,解決了駐軍的飲水問題,我們可以在這里構(gòu)筑一座堅不可摧的城池和營寨!”
溫越也是站在山頂之上。
他的目光穿越了廣闊的原野,那里有著連綿不斷的丘陵和平川。
他放眼望去,南方的杏山堡坐落在丘陵和平原之間。
而長嶺山則延伸出去大約五里的距離。
在那片平川之后,是一片連綿的山地,遮擋了他的視線,要不然他或許能看到東邊浩瀚的大海。
當溫越轉(zhuǎn)過身來,向西望去,只見連綿不絕的山脈巍峨聳立,溝壑縱橫,宛如黃土高原一般,充滿了歲月的滄桑。
眼前的這片土地,自古以來見證了多少歷史的風云變幻?
溫越的心中涌動著激動的情感。
此刻,聽了張霖若的話,溫越道:“張監(jiān)軍說得極是,我的想法也是如此,我們應(yīng)在這里建立一座堅固的營寨,由我青牙軍的輜重營士兵守衛(wèi),如果敵人膽敢進犯,必將讓他們付出沉重的代價,流盡他們的鮮血。”
而在攀登長嶺山并觀察四周地形之后。
溫越又有了新的戰(zhàn)略構(gòu)想。
長嶺山的西北側(cè)地勢險峻,緊鄰著連綿的山脈和錯綜復(fù)雜的溝壑,除非身手敏捷之人,否則難以攀登,大規(guī)模的軍隊進攻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主要的防御重點應(yīng)該放在山的東北面和東南面。
這兩面的坡地較為平緩,甚至連馬匹都能直接沖上山。
特別是山的東北面靠近河流,這對于駐軍的飲水供應(yīng)至關(guān)重要。
可以預(yù)見,如果清軍發(fā)起攻擊,他們必然會從這兩個方向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進攻。
因此,溫越的設(shè)想是借鑒之前慎水河畔之戰(zhàn)。
挖掘戰(zhàn)壕,修建壁壘,并在其中布置火炮和火槍,形成一道犬牙交錯的防線。
至于木柵和木寨,除非是在山頂?shù)暮诵膮^(qū)域,否則并不需要。
溫越帶領(lǐng)著眾人審視地形:“這座山的東南和東北方向,都有山路可以直接通往山頂。因此,我們可以在這些道路上,以及地勢險要之處,逐層設(shè)置矮墻和壕溝。”
在他的構(gòu)思中,長嶺山從東北到東南大約有四里的長度。
從山腰到山頂,至少需要建造多道矮墻。
這些墻不需要太高,只需達到戰(zhàn)士胸口的高度即可,以便火銃手能夠瞄準并射擊敵人。
同時,為了增強防御力。
矮墻應(yīng)該修筑得更加堅固,足以抵擋大炮的轟擊。
至于壕溝,則應(yīng)該挖掘得更深一些。
至少深達一丈,寬度也應(yīng)為一丈。
這樣一來,矮墻實際上達到了四米的高度,相當于尋常屯堡城墻高度。
每一道矮墻之間的距離不宜過遠。
而且要順著山勢建造,使得后一道矮墻實際上比前一道更高。
這樣,墻后的射手可以輕易地瞄準敵人。
同時不會誤傷到前線的己方戰(zhàn)士。
通過這種方式,上下層的防御力量可以相互呼應(yīng),形成一個立體的火力打擊網(wǎng)絡(luò)。
在場將領(lǐng)當中,滿桂馬世龍等,都是曾經(jīng)參與過慎水河畔之站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漠河县|
博客|
云霄县|
林甸县|
新泰市|
遂宁市|
阿勒泰市|
潜山县|
内江市|
竹山县|
弋阳县|
博罗县|
南京市|
大名县|
会理县|
大同县|
灵璧县|
元氏县|
达孜县|
梅河口市|
离岛区|
确山县|
晋城|
阳西县|
读书|
滁州市|
双江|
石阡县|
临猗县|
顺昌县|
汉中市|
那坡县|
化隆|
宜宾县|
郴州市|
澳门|
盱眙县|
台中县|
方正县|
赣州市|
荆州市|